遊泰山

泰山天壤間,屹如鬱蕭臺。 厥初造化手,辦此何雄哉! 天門一何高,天險若可階。 積蘇與累塊,分明見九垓。 扶搖九萬里,未可誣齊諧。 秦皇憺威靈,茂陵亦雄材。 翠華行不歸,石壇滿蒼苔。 古今一俯仰,感極令人哀。 是時春夏交,紅綠無邊涯。 奇探忘登頓,意愜自遲回。 惜無賞心人,歡然盡餘杯。 夜宿玉女祠,崩奔湧雲雷。 山靈見光怪,似喜詩人來。 雞鳴登日觀,四望無氛霾。 六龍出扶桑,翻動青霞堆。 平生華嵩遊,茲山未忘懷。 十年望齊魯,登臨負吟鞋。 孤雲拂層崖,青壁落落雲間開。 眼前有句道不得,但覺胸次高崔嵬。 徂徠山頭喚李白,吾欲從此觀蓬萊。
拼音
元好問

元好問

元好問,字裕之,號遺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系出北魏鮮卑族拓跋氏,元好問過繼叔父元格;七歲能詩,十四歲從學郝天挺,六載而業成;興定五年(1221)進士,不就選;正大元年(1224),中博學宏詞科,授儒林郎,充國史院編修,歷鎮平、南陽、內鄉縣令。八年(1231)秋,受詔入都,除尚書省掾、左司都事,轉員外郎;金亡不仕,元憲宗七年卒於獲鹿寓舍;工詩文,在金元之際頗負重望;詩詞風格沉鬱,並多傷時感事之作。其《論詩》絕句三十首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上頗有地位;作有《遺山集》又名《遺山先生文集》,編有《中州集》。 ► 8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