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遊定惠院
註釋
- 定惠院:黃州(今湖北黃岡)的一座寺院。
- 海棠:一種花樹。
- 參寥師:即僧人道潛,字參寥。
- 枳(zhǐ)木:樹木名。
- 稍稍:漸漸。
- 吳越:古國名,今江浙一帶。
- 夤(yín)緣:攀附。
- 瀹(yuè):煮。
- 負:帶着。
- 雪堂:蘇軾在黃州時建的住所。
翻譯
在黃州定惠院東邊的小山上,有一株海棠,特別繁茂。每年海棠盛開的時候,我一定會帶着客人置酒在此,已經五次醉倒在它下面了。今年又和參寥師以及兩三個友人去訪看,然而園子已經換了主人。主人雖是市井之人,但因爲我的緣故,也稍加培護整治。山上有很多老的枳木,形態瘦削而堅韌,筋脈暴露出來,如同老人的脖頸。花是白色的且很圓,像大顆大顆的珠子連綴着,香氣和色澤都不同凡響。這種樹不被人們喜愛,漸漸被砍伐掉一些,因爲我的緣故也得以不被砍伐。飲酒之後,去到尚家宅邸休息。尚氏也是市井之人,但居住的地方乾淨整潔,像吳越一帶的人,他家的竹林花圃都讓人喜愛。醉臥在小板閣上,稍微醒來後,聽到在座客人崔成老彈奏雷氏琴,樂曲是悲風曉月,錚錚作響,感覺不像是人間能有的。晚上才步行走出城東,買了個大木盆,心想可以用來裝清澈的泉水,煮瓜果桃李,於是沿着小溝攀附前行,進入何氏、韓氏的竹園。當時何氏正在竹林裏建造堂屋,已經開闢出了地基,便在竹陰下襬酒。有位主簿叫劉唐年的,送來了油煎的糕餅,它的名字叫甚酥,味道非常美。客人還想喝酒,但我忽然興致盡了,就直接回家了。路過何氏的小園子,討要了一叢橘子,移栽到雪堂的西邊。在座的客人徐君得之將要去閩中,因爲以後的相會不可預期,請求我記錄下來,作爲日後拍手稱快之事。當時只有參寥師不喝酒,用棗湯代替。
賞析
這篇文章生動地描繪了蘇軾與友人遊覽定惠院的經歷和見聞,展現了那個特定時期的生活場景與人際交往。文中對海棠、老枳木等景物的描寫細膩且生動,海棠的繁茂、老枳木的獨特形態躍然紙上。對尚氏宅邸的描寫也反映出其雖爲市井之人,但生活環境有雅趣。對飲酒、聽琴、休憩、遊玩等情節的記敘,富有生活氣息和趣味。最後對小吃、人物活動等的敘述,使整個場景更加豐富和鮮活,也體現了蘇軾等人對生活的熱愛和對友情的珍視。整體文字樸素自然,韻味十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