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立春

玉樓昨夜冰壺瀉,又是春來也。韶光不與昔年同,只有花枝依舊愛東風。 沉沉芳信初添繡,尚擁餘香透。今宵喜短減相思,奈我多愁偏向日長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冰壺瀉:形容像玉壺裡的水傾流一樣,這裡指冰雪融化。“瀉”(xiè),液躰很快地流。
  • 韶光:美好的時光,常指春光。
  • 芳信:花開的信息。

繙譯

昨晚華麗的樓閣中像是玉壺裡的水傾流一般,原來春天又到了。美好的春光已與往年不同,衹有那花朵依舊喜愛春風的吹拂。 那沉沉的花兒開放的消息剛剛增添了幾分秀色,還散發著殘餘的香氣。今晚歡喜時光短暫能減少一些相思之苦,無奈我太多的憂愁偏偏在白晝變長的時候産生。

賞析

這首詞以立春爲背景,抒發了時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以及相思之愁。上闋通過“冰壺瀉”點明立春時節冰雪融化,春天到來,然而“韶光不與昔年同”則表達了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現實變化的無奈。下闋寫花朵開放傳遞出春的信息,殘餘的香氣透出來,增添了幾分美好的氛圍,但“今宵喜短減相思,奈我多愁偏曏日長時”又透露出詞人內心的愁苦,歡喜的時光短暫,而憂愁卻隨著白晝的變長而增加。整首詞意境優美,情感細膩,用簡潔的語言表達了複襍的情感,給人以深刻的感受。

陳子龍

陳子龍

明末松江府華亭人,字人中,更字臥子,又字海士,號大樽。少有才名,與夏允彝等結幾社,又參加復社。崇禎十年進士。選紹興推官。東陽許都起事,子龍以故交勸降,許以不死,而巡按御史竟殺之。子龍爭,不能得。擢兵科給事中,命甫下而京師陷,乃事福王於南京。請練水師,言中興之主當身先士卒。不聽,辭歸。南都失,遁爲僧。尋受魯王兵部尚書,結太湖兵欲舉事,事露被擒,於被械送途中投水死。乾隆時諡忠裕。子龍以風節著,詩詞古文亦稱大家,領袖明末文壇。詞尤有名,與同裏諸名士形成雲間詞派。有《湘真閣稿》、《安雅堂稿》、《白雲草》等集。清人王昶編爲《陳忠裕公全集》。子龍尚輯有《明經世文編》。 ► 11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