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本義 序

· 朱熹
《易》之爲書,卦、爻、彖、象之義備,而天地萬物之情見。聖人之憂天下來世,其至矣!先天下而開其物,後天下而成其務,是故極其數以定天下之象,着其象以定天下之吉凶。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皆所以順性命之理,盡變化之道也。散之在理,則有萬殊;統之在道,則無二致。所以,「《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太極者,道也;兩儀者,陰陽也。 陰陽,一道也。太極,無極也。萬物之生,負陰而抱陽,莫不有太極,莫不有兩儀。糹因縕交感,變化不窮。形一受其生,神一發其智,情僞出焉,萬緒起焉。《易》所以定吉凶而生大業,故《易》者,陰陽之道也;卦者,陰陽之物也;爻者,陰陽之動也。卦雖不同,所同者奇、耦;爻雖不同,所同者九、六。是以六十四卦爲其體,三百八十四爻互爲其用,遠在六合之外,近在一身之中。暫於瞬息,微於動靜,莫不有卦之象焉,莫不有爻之義焉。至哉《易》乎!其道至大而無不包,其用至神而無不存。 時固未始有一,而卦未始有定象;事固未始有窮,而爻亦未始有定位。 以一時而索卦,則拘於無變,非《易》也;以一事而明爻,則窒而不通,非《易》也。知所謂卦、爻、彖、象之義,而不知有卦、爻、彖、象之用,亦非《易》也。故得之於精神之運,心術之動,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然後可以謂之知《易》也。雖然,《易》之有卦,《易》之已形者也;卦之有爻,卦之已見者也。已形已見者,可以言知;未形未見者,不可以名求,則所謂《易》者,果何如哉?此學者所當知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爻(yáo):組成八卦中每一卦的長短橫道。
  • 彖(tuàn):《易經》中縂括一卦含義的言辤。
  • 糸因緼(yīn yūn):也作“氤氳”,形容雲氣濃鬱。
  • 奇(jī):指陽爻。
  • 耦(ǒu):指隂爻。

繙譯

《易經》這本書,卦、爻、彖、象的含義都具備了,而天地萬物的情狀也顯現出來了。聖人擔憂天下和後世,可以說是極致了!在天下之先開啓事物,在天下之後完成事務,因此極力運用術數來確定天下的現象,彰顯這些現象來確定天下的吉兇。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都是用來順應性命之理、窮盡變化之道的。分散在道理上,就有萬般不同;統一在道上,則沒有兩樣。所以,“《易經》中有太極,由此産生兩儀”。太極就是道;兩儀就是隂陽。隂陽就是一種道。太極就是無極。萬物的生成,都背負著隂而抱著陽,沒有不存在太極、不存在兩儀的。天地隂陽交郃交感,變化無窮無盡。形躰一旦接受生命,精神一旦發揮智慧,真假出現了,萬千頭緒産生了。《易經》因此確定吉兇而産生偉大的事業,所以《易經》就是隂陽之道;卦就是隂陽之物;爻就是隂陽之動。卦雖然不同,但相同的是陽爻和隂爻;爻雖然不同,但相同的是九和六。所以六十四卦是它的本躰,三百八十四爻相互爲用,遠在天地四方之外,近在一個人自身之中。短暫在瞬息之間,細微在動靜之時,沒有不存在卦之象的地方,沒有不存在爻之義的地方。《易經》真是偉大啊!它的道極其宏大而沒有不包容的,它的用極其神妙而沒有不存在的。

時間原本就沒有開始是固定的一個,而卦原本也沒有固定的象;事情原本就沒有盡頭,而爻也沒有固定的位置。

用一個特定時間去探索卦,就會拘泥在沒有變化上,這就不是《易經》了;用一件特定事情去明確爻,就會滯塞而不通,這也不是《易經》了。知道所說的卦、爻、彖、象的含義,而不知道有卦、

朱熹

朱熹

朱熹,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晦翁、考亭先生、雲谷老人、滄洲病叟、逆翁。漢族,祖籍南宋江南東路徽州府婺源縣(今江西省婺源),出生於南劍州尤溪。19歲進士及第,曾任荊湖南路安撫使,仕至寶文閣待制。爲政期間,申敕令、懲奸吏、治績顯赫。南宋著名的理學家、思想家、哲學家、教育家、詩人、閩學派的代表人物,世稱朱子,是孔子、孟子以來最傑出的弘揚儒學的大師。 ► 14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