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江池賦

· 王棨
帝裏佳境,鹹京舊池。遠取曲江之號,近侔靈沼之規①。東城之瑞日初升,深涵氣象;南苑之光風才起,先動淪漪。其地則複道東馳,高亭北立。旁吞杏圃以香滿,前翕雲樓而影入。嘉樹環繞,珍禽霧集。陽和稍近,年年而春色先來;追賞偏多,處處之物華難及。只如二月初晨,沿堤草新。鶯囀而殘風嫋霧,魚躍而圓波盪春。是何玉勒金策,雕軒繡輪。合合沓沓,殷殷轔轔。翠亙千家之幄,香凝數裏之塵。公子王孫,不羨蘭亭之會②;蛾眉蟬鬢,遙疑洛浦之人③。是日也,天子降鑾輿,停彩仗。呈丸劍之雜伎,間鹹韶之妙唱。帝澤旁流,皇風曲暢。固知軒後,徒遊赤水之湄④;何必穆王,遠宴瑤臺之上⑤。復若九月新晴,西風滿城。於時嫩菊金色,深泉鏡清。浮北闕以光定,寫南山而翠橫。有日影雲影,有鳧聲雁聲。懷碧海以欲垂釣,望金門而思濯纓⑥。或策蹇以長愁,臨川自嘆;或揚鞭而半醉,繞岸閒行。是日也,樽俎羅星,簪裾比櫛。雲重陽之賜宴,顧多士以鹹秩。上延良輔,如臨鳳沼之時;旁立羣公,異在龍山之日。若夫冬則祁寒裂地,夏則晨景燒空。恨良時之共隔,惜幽致以誰同。孰見其冰連岸白,蓮照沙紅。蒹葭兮葉葉凝雪,楊柳兮枝枝帶風。豈無昆明而在乎畿內,豈無太液而在乎宮中。一則但畜龜龍之瑞,一則猶傳戰伐之功,曷若輪蹄輻湊,貴賤雷同。有以見西都之盛,又以見上國之雄。願千年兮萬歲,長若此以無窮。
拼音

注釋

①靈沼之規:取自《詩經·大雅》“王在靈沼,於牣魚躍。”; ②蘭亭之會:則指永和九年,王羲之舉辦蘭亭會; ③洛浦之人:則雲洛神遊於江浦之上。 ④固知軒後,徒遊赤水之湄:出自《莊子·天地》; ⑤何必穆王,遠宴瑤臺之上:言西王母與周穆王之故事,出自《穆天子傳》; ⑥欲垂釣、思濯櫻:皆出於屈原《楚辭·漁父》。

王棨

唐朝江南道福州福唐縣(今福建福清)人,字輔之,生卒年均不詳,約唐懿宗鹹通末前後在世。咸通三年(公元862年)進士及第,娶同榜陈翚之女爲妻。咸通六年(公元865年)中博学鸿词科。咸通九年(公元868年),江西觀察使李騭聘爲團練判官,咸通十年(公元869年)又中书判拔萃科,平判入等。授侍御史,不久,改大理寺司直。咸通十二年(公元871年),贬太常博士,後出知丹阳利国监,攝(代理)右司馬,攝盐铁出使巡官。官至水部郎中。擅長詞賦,“词赋清婉,托意奇巧”,與謝觀、黃滔、徐寅並稱晚唐律赋四大家。李调元評王棨之《沛父老留汉高祖赋》云:“指点生动,不寂不喧,此妙为王郎中所独擅。……此篇尤脍炙人口”。浦铣評《玄宗幸西凉府观灯赋》云:“一游一豫,忽此地以微行;不识不知,竟何人而望幸。”廣明元年(公元880年),黄巢入長安,王棨避禍淮南,或入高骈幕府。光啟二年(公元886年)在扬州,知两使句务。光啟三年(公元887年),高骈失政被殺,王棨下落不明,可能归终乡里。有《麟角集》一卷,今存。另有《王棨诗》一卷,已散佚。 ► 24篇诗文

王棨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