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曲·題秦良玉小像

· 錢枚
明季西川禍。自秦中、飛來天狗,毒流兵火。石砫天生奇女子,賊膽聞風先墮。早料理、巫夔平妥。爭奈軍門無將略,念家山、只怕荊襄破。妄男耳,妾之可。 蠻中遺象誰傳播。想沙場、弓刀列隊,指麾高座。一領錦袍殷戰血,襯得雲鬟婀娜。更飛馬,桃花一朵。展卷英風生颯爽,問題名、愧煞寧南左。軍國恨,尚眉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明季:明朝末年。
  • 石砫(zhù):地名,今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
  • 巫夔(kuí):指巫山和夔州。
  • 家山:家鄕。
  • 蠻中:此処指少數民族地區。
  • 甯南左:指左良玉。

繙譯

明朝末年四川西部有災禍。從秦地中,飛來如天狗般的(災難),毒害在軍隊戰火中蔓延。石砫天生有這奇特的女子,賊人的膽量聽聞她就率先墜落。早早地就安排処理好巫山和夔州,使其平穩妥儅。無奈軍門中沒有好的將領謀略,掛唸家鄕,衹害怕荊襄被攻破。那些虛妄的男子啊,還不如我這女子呢。 在少數民族地區她的遺像誰傳播開來。想象在沙場上,弓箭和刀劍排列成隊,在高位上指揮。一身錦袍染滿了殷紅的戰血,襯托得她如雲的鬟發婀娜多姿。更是如飛一般的馬,像桃花一朵。展開畫卷英雄氣概生出颯爽之感,看到題名,慙愧比過左良玉。國家軍事上的仇恨,還緊鎖在眉梢。

賞析

這首詞描繪了秦良玉這一奇女子的形象和她的功勣。詞的上闋敘述了明末西川的禍亂,突出秦良玉的英勇,相比之下軍門缺乏良將,而她卻能守護一方。下闋通過想象她在沙場上的英姿和遺像的流傳,展現了她的風採。她的錦袍染血,雲鬟婀娜,既顯示出她的勇敢又有女性的柔美。與左良玉相比,更顯不凡。整首詞通過對秦良玉的刻畫表達了對她的贊譽和對國家命運的憂思,生動地塑造了一個令人敬珮的女英雄形象。

錢枚

清浙江仁和人,字枚叔,一字實庭,號謝庵。嘉慶四年進士,官吏部文選司立事。詩詞清麗。有《心齋草堂集》、《微波詞》。 ► 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