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無根樹:比喻人沒有根基。
浮生:指一種空虛不實的人生。
翻譯
沒有根基的樹,花兒正幽靜地開放,貪戀榮華富貴誰又肯罷休呢?虛浮的人生之事,就如同那苦海的船隻,飄蕩來去沒有自由。沒有邊際沒有岸難以停泊繫留,常常在魚龍兇險之處遊動。願意回頭,那便是岸頭,不要等到風波毀壞了船隻。
賞析
這首詩以「無根樹」起興,形象地描繪了世人對榮華的貪戀以及人生的虛幻和漂泊不定。詩中用「苦海舟」來象徵浮生的艱難和險惡,強調人們在追逐虛幻的榮華時往往處於危險而不自由的境地。最後提醒人們要懂得及時回頭,尋找安穩的岸頭,否則可能會遭遇風浪的破壞。整首詩富有哲理和警示意味,表達了對世俗追逐的反思和對安穩的渴望。
張三丰
張三丰(生卒年不詳),武當山道士 ,名通,又名彭俊、全一、思廉、玄素、玄化、三仹、三峯,字君實、鉉一、蹋仙、居寶、昆陽、剌闥、元元、玄玄、符元,號三侔、三豐子、玄玄子,世稱“隱仙”;因其平時不修邊幅,又稱“張邋遢”,自稱爲張道陵後裔;一說陝西寶雞人,一說遼東懿州(今遼寧省阜新市彰武縣西南或蒙古族自治縣塔營子鄉)人、一說遼東懿州望平縣(今遼寧省錦州市黑山縣姜屯鎮)人 ,祖籍江西龍虎山,道教學者、思想家、書法家、武術家。
張三丰於元世祖中統元年(1260年)舉茂才異等,歷官至中山博陵令。其人丰姿魁偉,大耳圓目,鬚髯如戟,居寶雞金臺觀時曾死而復活,道徒稱其爲“陽神出遊”;入明,自稱“大元遺老”,時隱時現,行蹤莫測。歷代皇帝敕封其有“忠孝神仙”、“猶龍六祖隱仙寓化虛微普度天尊”、“通微顯化真人”、“韜光尚志真仙”、“清虛元妙真君”、“飛龍顯化宏仁濟世真君”等。
► 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