酴醾花

· 盧襄
天將花王國艷殿春色,酴醾洗妝素頰相追陪。 絕勝濃英綴枝不韻李,堪友橫斜照水攙先梅。 瑤池董雙成浴香肌露,竹林嵇叔夜醉玉山頹。 風流何事不入錦囊句,清和天氣直挽青陽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酴醾(tú mí):花名。古書上指重釀的酒。這裏指一種開花繁茂的花。
  • 國豔:國中最豔麗的花,這裏指牡丹。
  • 追陪:伴隨,陪伴。
  • 絕勝:遠遠勝過。
  • 濃英:繁茂的花朵。
  • 韻李:有韻味的李花。
  • 堪友:可以作爲朋友,這裏指能夠與之相媲美的意思。
  • 攙先:搶先。
  • 瑤池:古代神話中崑崙山上的池名,西王母所居。
  • 董雙成:傳說中的仙女,在瑤池侍奉西王母。
  • 香肌露:指肌膚潤澤,如露般晶瑩。
  • 嵇叔夜:即嵇康,字叔夜,三國時期曹魏思想家、音樂家、文學家。竹林七賢之一。
  • 玉山頹:形容人酒醉欲倒的樣子。
  • 錦囊句:指優美的詩句。
  • 清和:天氣清明和暖。
  • 青陽:指春天。

翻譯

老天把花當作王國中豔麗的角色,用春色來裝點,酴醾花洗淨妝容,素雅的臉頰與之相互陪伴。它遠遠勝過那些繁茂花朵綴滿枝頭卻韻味不足的李花,可以與那橫斜映照在水中、搶先開放的梅花相媲美。就如同瑤池的董雙成沐浴後肌膚潤澤如露,又如竹林中的嵇康醉酒後玉山傾倒般的姿態。如此風流的景緻爲何不進入優美的詩句中呢?清明和暖的天氣直接將春天挽留下來。

賞析

這首詩以生動的筆觸描繪了酴醾花的美麗與獨特。詩中通過將酴醾花與牡丹、李花、梅花等花卉進行對比,突出了酴醾花的素雅和獨特韻味。用「天將花王國豔殿春色」開篇,強調了花的重要地位和春日的繁華,隨後引出酴醾花的形象。「酴醾洗妝素頰相追陪」描繪了酴醾花的素雅之美。接下來,通過與李花和梅花的對比,進一步彰顯了酴醾花的獨特之處。詩中還運用了神話傳說和歷史人物的典故,如瑤池董雙成和竹林嵇叔夜,增添了詩歌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魅力。最後,詩人表達了對酴醾花之美的讚賞,認爲如此美景應該被寫入優美的詩句中,同時也表達了對春天的喜愛和留戀之情。整首詩意境優美,語言生動,將酴醾花的美麗展現得淋漓盡致。

盧襄

宋衢州人,字贊元。初名天驥,字駿元,徽宗朝避“天”字改。第進士。政和六年,以朝散郎提點兩浙東路刑獄。宣和間為徽猷閣待制、知江寧府,遷顯謨閣直學士、江東路提點刑獄。欽宗靖康中拜吏部侍郎,推冊張邦昌為楚帝。高宗建炎初責授成州團練副使、安置衡州。有《西征記》。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