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人之常德

秋風原頭桐葉飛,幽篁翠冷山鬼啼。 海圖拆補兒女衣,輕衫笑指秦人溪。 秦人得知晉已前,降唐臣宋誰爲言。 忽逢桃花照溪源,請君停篙莫回船。 編蓬便結溪上宅,採桃爲薪食桃實。 山林黄塵三百尺,不用歸來說消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蕭立之:南宋詩人。
  • 幽篁:幽深的竹林。篁,huáng。
  • 海圖:指繪有海景的地圖。

翻譯

秋風在原野的源頭吹拂,桐葉紛飛,幽深的竹林青翠而帶着清冷,山鬼在啼哭。把海圖拆開用來縫補兒女的衣裳,身着輕衫笑着指向秦人溪。秦人在得知晉朝以前,投降唐朝臣服宋朝這些事又有誰去訴說。忽然遇到桃花映照在溪流源頭,請求你停下竹篙不要回船。編結蓬草就在溪邊建造住宅,採摘桃花當作柴薪,食用桃子的果實。山林外的黃塵有三百尺高,不用回來講述外面的消息。

賞析

這首詩充滿了一種歸隱避世的情愫和對世事變幻的感慨。詩中描繪的秋風、葉飛、幽篁、山鬼等場景營造出一種蕭瑟而神祕的氛圍。從秦人溪的典故引出對歷史變遷的思考,而後面對桃花映照的溪源,詩人發出結宅、食桃不關心世事的願望,體現出對塵世喧囂的厭倦和對寧靜生活的嚮往。同時,「山林黃塵三百尺」則暗示了外面世界的紛擾,突出了這種避世之想的強烈。整體意境獨特,情感豐富。

蕭立之

蕭立之,原名立等,字斯立,號冰崖,寧都(今屬江西)人。理宗淳祐十年(一二五○)進士。歷知南城縣,南昌推官,通判辰州。宋亡歸隱。有《冰崖詩集》二十六卷,已佚。明弘治十八年九世孫敏輯刊《冰崖公詩拾遺》三卷。事見本集末附蕭敏《識後》,明嘉靖《贛州府志》卷九有傳。 蕭立之詩,以《四部叢刊》影印明弘治十八年刻本爲底本。新輯集外詩附於卷末。 ► 4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