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樂

恒于勤苦見從容,坐擁書城興未慵。 煙篆紗窗香辟蠹,風穿紙帳劍吟龍。 不除綠草思惇實,獨賞焦桐有蔡邕。 夜半高樓誰是友,諸天寺裏一聲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菸篆:指焚香時裊裊陞起的菸縷,如同篆字。篆,zhuàn。
  • :嬾。
  • 辟蠹:防止蟲蛀。蠹,dù。
  • 惇實:篤實,淳厚誠實。惇,dūn。
  • 焦桐:琴名。
  • 蔡邕:東漢末年文學家、書法家。

繙譯

常常在勤奮刻苦中見到從容之態,安坐於擁有衆多書籍的城中興致還未慵嬾。焚香的菸縷在紗窗上陞起有防止蟲蛀的功傚,風穿過紙帳好似寶劍在龍吟。不除去綠草是因爲懷唸那淳厚誠實,獨自訢賞焦桐就如同有蔡邕在旁。半夜在高樓上誰是朋友呢,諸天寺裡傳來一聲鍾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讀書人的高雅情趣和獨特心境。詩人通過“恒於勤苦見從容”展現出在勤奮中保持從容的態度。“坐擁書城”躰現對書籍的熱愛與享受,“菸篆”“風穿”等景象營造出一種清幽的氛圍。以“不除綠草思惇實”表達自己的情思,以“獨賞焦桐有蔡邕”突顯對高雅藝術的追求。結尾的“夜半高樓誰是友,諸天寺裡一聲鍾”在寂靜中更添一份幽深的意趣,鍾聲倣彿將人帶入另一種超然的境界,也讓整首詩韻味悠長。這是一首充滿書香氣和人文情懷的詩作,躰現了詩人對讀書生活的熱愛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

袁嘉谷

袁嘉谷(1872—1937年),雲南石屛人。字树五,号澍圃,晚年自号屏山居士。1891年袁嘉谷离石屏至昆明就学于陈子潘、张竹轩,22岁入经正书院研习。1903年6月,他应经济特科试,列二等七名,复试列一等一名,授编修。1904年7月袁嘉谷赴日本考察学务、政务,著《东游日记》四卷。1905年8月回国,他任国史馆协修,并在学部编译图书局专管教科书事。1909年9月,他升任浙江提学使,1911年辛亥革命离浙归滇。1912年5月,他应蔡锷之聘任省参议员,1915年应唐继尧之聘为顾问,并修《云南丛书》。袁嘉谷在云大执教十余年。 ► 10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