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 題呂卿香蘅館圖
蘿帶飄煙,荔裳褰雨,高館儘好吟秋。
楚詞課罷,容易畔牢愁。
是處疎簾不卷,蕩瀟湘、一片雲浮。
閑行遍,芷畦蕙圃,隨意小勾留。
前修。
思屈宋,美人香草,寄託深幽。
便微詞多有,也足風流。
好在桐花萬里,肯同他、憔悴江頭。
只憐我,王孫游倦,歸思滿芳洲。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蘿帶飄煙:蘿帶,女蘿做的帶子,此處借指裝飾高雅。飄蕩着如同煙霧般輕柔。
- 荔裳褰(qiān)雨:荔裳,用荔草做的衣裳;褰,提起、撩起。冒着雨撩起荔草做的衣裳。
- 吟秋:在秋天吟詩。
- 楚詞課罷:研讀完楚辭。
- 畔牢愁:漢揚雄所作辭賦篇名,此處指因研讀楚詞引發的愁思。
- 是處:處處。
- 蕩瀟湘:飄蕩於瀟湘之地(多爲文人心中清幽之地的代稱)。
- 芷畦(qí)蕙圃:芷、蕙都是香草;畦、圃指園圃。長滿香草的園圃。
- 前修:前代的賢人。
- 屈宋:屈原和宋玉,都是古代著名的辭賦家。
- 微詞:隱含批評和不滿的話語。
- 桐花萬里:象徵着美好、遠大的前景。
- 憔悴江頭:形容像屈原那樣在江邊失意憔悴。
- 王孫遊倦:指自己在外漂泊疲倦。王孫,自指。
翻譯
那裝飾高雅的居所,縷縷輕煙似女蘿飄動,冒着小雨撩起荔草衣裳,華麗的館舍正是秋日吟詩的佳處。研讀完楚辭,不經意間心頭涌起愁緒。處處稀疏的簾子不曾捲起,好像飄蕩在清幽的瀟湘之地,天空有一片浮雲。隨意走遍那長滿香草的園圃,自在地短暫逗留。 不由想起前代的賢人屈原和宋玉,他們借美人香草來抒發內心幽深的情感。即使言語中多有隱含的深意與不滿,卻也盡顯風流。幸好有美好遠大的前景在,怎肯如他人般在江邊失意憔悴。只是可憐我這在外漂泊疲倦的遊子,對家鄉的思念之情充滿了整個芳洲。
賞析
這首詞圍繞呂卿的香蘅館展開描述。上闋描繪了香蘅館的環境之美,如「蘿帶飄煙,荔裳褰雨」營造出清幽高雅的氛圍,秋天於此吟詩更添韻味。詞人研讀楚辭後泛起愁思,在館中隨意行徑,遍賞香草之地,悠然閒適。下闋通過追思屈宋,引出以美人香草抒情表意的傳統,表達不應消沉憔悴,應心懷美好前景的態度,然而最後又迴歸到自身漂泊疲倦、歸思滿懷的感慨上。整首詞情景交融,既有對高雅環境與古人的追慕、對美好前景的嚮往,又有個人羈旅愁思的抒發,展現出豐富的情感層次與高超的藝術表現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