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香 屠墳秋鳥
荒林落照。
認宰樹蒼茫,一群驚噪。
纖繳鳴弦,已有弋人尋到。
陶邨馬疃披綿好,算總輸、酒邊風調。
蜀薑鳴釜,吳鹽點雪,㰂瓶開了。
問何事,輕離海嶠。
有淥衣同戲,紅椒堪飽。
萬里頭顱,來博尊前人笑。
雲羅滿地西風早,想江湖、羈雌多少。
料應夢斷,蠻天一角,暮煙孤島。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宰樹:墳墓上的樹木。
- **纖繳(xiān zhuó)鳴弦:指獵取飛鳥的手段。纖繳,系在箭上的細生絲繩。鳴弦,使弓弦發聲。
- **弋(yì)人:獵人。
- **披綿:指羊毛。 此處指羊。
- **風調:風度,格調;這裏可理解爲韻味、風情 。
- **蜀姜:蜀地所產的姜,常作爲調味品。
- **鳴釜:在釜中烹煮發出聲響。釜,鍋。
- **吳鹽點雪:用吳地所產潔白如雪花的鹽調味。
- **㰂(pán)瓶:酒瓶。㰂,同「盤」 。
- ****海嶠(jiào)**:海邊的山;借指海外、海邊。
- **淥(lù)衣:綠色的衣服;在本詞可能代指水鳥身上的綠羽 。
- **紅椒:紅色的椒類果實;或許代指某種鳥類愛吃的食物。
- **雲羅:如雲的羅網,比喻捕鳥的工具 。
- **羈雌:失偶的雌鳥,這裏代表漂泊無依的鳥。
- **蠻天:南方荒蠻之地的天空。
翻譯
荒林之中落日照耀。在那蒼茫的墳塋樹木間,能辨認出一羣驚慌鳴叫的鳥兒。獵人們射出帶着細絲線的響箭,已經尋跡而至。陶村和馬疃那些肥美的羊兒固然很好,可比起在酒杯邊品嚐鳥肉的風情韻味還是差了些。蜀地的姜在鍋中烹煮發出聲響,撒上潔白如雪的吳地鹽巴,此時酒瓶也開啓了。
想問鳥兒爲什麼輕易地離開了海邊棲息之地呢。原本在那邊有綠羽的同伴一起嬉戲,有紅椒般的食物足以飽腹。卻不遠萬里飛來,只爲換取酒桌前人的歡聲笑語。秋風早早吹來,那如雲朵般密集的捕鳥羅網布滿大地,想來在那江湖之上,漂泊無依的失偶雌鳥該有多少啊。想必這些鳥兒在睡夢中曾見到蠻地那一角天空,暮煙籠罩的孤單小島吧 。
賞析
這首詞整體呈現出一種淒冷而又悲涼的氛圍。開篇描繪荒林落照下驚噪的鳥兒,營造出緊張的氣息。「纖繳鳴弦,已有弋人尋到」,直白地揭示了鳥兒面臨的生存危機。
詞的上闋將羊的肥美與品嚐鳥肉的「風調」對比,暗示出對人們捕殺鳥類這種行爲的隱憂。下闋以一連串的疑問,如鳥兒爲何離開棲息地,引出對鳥兒悲慘命運的同情。「萬里頭顱,來博尊前人笑」 辛辣地諷刺了人們爲滿足口腹之慾而犧牲鳥類的做法。
「雲羅滿地西風早」 進一步渲染了殘酷的生存環境,而對「羈雌」狀態和孤單夢境的想象描寫,加深了詞作傷婉的情感,也流露出作者對於那些身處困境、無力自保生靈的憐憫與思索,體現出一種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入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