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實

· 高翥
膩玉肌膚碧玉房,纍纍波面趁紅芳。 坐忘佛土三生夢,來結人間一夏涼。 青子綻時仙掌濕,綠包分處蜜脾香。 尊前笑摘酬風露,猶記西湖古柳傍。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膩玉:像細膩的玉一樣,形容蓮子的外觀溫潤柔美
  • 碧玉房:指蓮蓬,碧綠的蓮蓬如同精美的玉房,形容其精緻可愛。
  • 累累:連接成串、衆多的樣子,表示蓮蓬掛滿水面。
  • 趁紅芳(chèn),伴着。紅芳指荷花,意謂伴隨荷花生長。
  • 坐忘:道家、佛家語,指心境空明,物我兩忘的境界。這裏有超凡脫俗之意。
  • 佛土:即佛國淨土,佛教中指佛所居住的國土。
  • 三生夢:佛教有三世因果的說法,三生夢表示過往、現在、未來塵世中的虛幻夢想。
  • 青子:未成熟的蓮子。
  • (zhàn):裂開。
  • 仙掌溼:仙掌比喻張開的蓮蓬,溼是因爲蓮蓬中有水,形象描繪出蓮蓬剛成熟時溼漉漉的樣子 。
  • 綠包:綠色的苞,這裏指蓮蓬。
  • 蜜脾香:蜜脾原指蜜蜂築的巢脾,這裏形容蓮蓬中蓮子香氣如蜜一般。
  • 尊前(zūn),同「樽」,酒杯。尊前即酒桌前。
  • 酬風露:酬,酬謝。在風中在露水中生長成熟,因而酬謝風露。

翻譯

蓮子有着細膩如玉的果肉,藏身於碧綠精緻如美玉房間一樣的蓮蓬之中,一串串在波光粼粼的水面伴着嬌豔的荷花。彷彿是超脫塵世忘卻三生如夢的煩惱,在人間帶來了一夏的清涼。未成熟的青蓮子剛裂開時,張開的蓮蓬帶着溼氣,如同仙人的手掌,綠色的蓮蓬分開處,飄出如蜜般的香甜氣味。在酒桌前笑着摘下這蓮實,酬謝這風與露水的滋養,此刻仍清晰記得曾經在西湖古老柳樹旁賞蓮的情景。

賞析

這首詩從多個角度描繪讚美了蓮實。首聯運用比喻生動摹寫出蓮實與蓮蓬的美好姿態,「累累」「趁紅芳」展現出一幅生機勃勃而又充滿美感的畫面,讓人如臨其境。頷聯由實入虛,賦予蓮實超脫塵世的氣質,「坐忘佛土三生夢」使作品的意境得到了昇華,既寫出蓮實帶來清涼之感,又傳達出塵世夢外的空靈和淡泊。頸聯「仙掌溼」「蜜脾香」十分細膩地刻畫了蓮實成熟階段的視覺和嗅覺特徵,充滿生活氣息。尾聯則由眼前摘蓮實引發回憶,「猶記西湖古柳傍」通過對往昔美景記憶的描述,增添了一份濃濃的懷舊之情,也讓整首詩充滿了溫馨的色彩。全詩既有對蓮實之美的微觀刻畫,又有深入靈魂的空靈意趣,情與景、實與虛融合無間,爲讀者展現了蓮實帶來的美妙感受與詩人內心豐富的情感世界。

高翥

高翥

高翥,初名公弼,後改名翥。字九萬,號菊磵(古同“澗”),餘姚(今屬浙江)人。遊蕩江湖,是江湖詩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遊士”之稱。高翥少有奇志,不屑舉業,以布衣終身。他遊蕩江湖,專力於詩,畫亦極爲出名。晚年貧困潦倒,無一椽半畝,在上林湖畔搭了個簡陋的草屋,小僅容身,自署“信天巢”。72歲那年,遊淮染疾,死於杭州西湖。與湖山長伴,倒是遂了他的心願。 高翥是江湖詩派中較有才情的詩人。他的一些詩具有民歌風味,如《秋日田父辭二首》寫農村風俗,語言樸素自然;《春情四首》如民間情歌;《無題》詩也寫得與竹枝詞相彷彿,如:“風竹蕭蕭淡月明,孤眠真個可憐生。不知昨夜相思夢,去到伊行是幾更?”他擅長以平易自然的詩句寫出尋常不經意的景色,如“草色溪流高下碧,菜花楊柳淺深黃”(《曉出黃山寺》),把草色和溪流、菜花和楊柳這些常見的景物寫得相映成趣。《多景樓》以深秋晚景襯托故國之思,筆致雅淡。所著《菊磵小集》,有《南宋羣賢小集》本,《信天巢遺稿》,《四庫全書》中收錄他的《菊澗集》1卷。 ► 194篇诗文

高翥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