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寄梅人:指送梅花的人。
- 玉堂真學士:指在翰林院任職的學士,這裏是對閻承旨的尊稱。
- 小詩聊當一枝春:意指這首小詩如同送來的一枝春梅,寓意着春天的到來和美好的祝願。
翻譯
偶然相遇時遇到了送梅花的人,今年江南的春天來得溫暖而不均勻。 特此告知翰林院的真學士,這首小詩就當作是送來的一枝春梅吧。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與送梅花人的偶遇,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期待和對友人的問候。詩中「寄梅人」和「玉堂真學士」的稱呼,增添了詩意的雅緻。末句以小詩比作春梅,巧妙地將詩意與春意結合,傳遞出溫馨而美好的情感。
方回
元朝詩人、詩論家。方回節操無可言者,爲世所譏,然善論詩文,論詩主江西派,爲江西詩派殿軍(參見《中國文學史·第三卷·第六編·元代文學》)。字萬里。徽州歙縣(今屬安徽)人。南宋理宗時登第,初以《梅花百詠》向權臣賈似道獻媚,後見似道勢敗,又上似道十可斬之疏,得任嚴州(今浙江建德)知府。元兵將至,他高唱死守封疆之論,及元兵至,又望風迎降,得任建德路總管,不久罷官,即徜徉於杭州、歙縣一帶,晚年在杭州以賣文爲生,以至老死。
方回罷官後,致力於詩,選唐、宋近體詩,加以評論,取名《瀛奎律髓》,共49卷。
► 2881篇诗文
方回的其他作品
- 《 立夏明日行園無客五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韻賓暘齋中獨坐五首 》 —— [ 元 ] 方回
- 《 過楊華父宅與二僧同舟不及訪 》 —— [ 元 ] 方回
- 《 同曹清父西郊紀事五首 其五 》 —— [ 元 ] 方回
- 《 猴牛尾狸圖 》 —— [ 元 ] 方回
- 《 次韻謝喻巖叟讀予近作二首 》 —— [ 元 ] 方回
- 《 次韻郝元隱浙西山 》 —— [ 元 ] 方回
- 《 今春苦雨初有春半曾無十日晴之句去立夏無幾日愈雨足成五詩 》 —— [ 元 ] 方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