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古

吹殺青燈炯不眠,滿衿懷古恨綿綿。 江東曾識桓司馬,滄海難追魯仲連。 吳岫月明吟木客,漢宮露冷泣銅仙。 何時一酌桃源酒,醉倒春風數百年。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jiǒng):明亮。
  • (jīn):衣襟。
  • 桓司馬:指東晉時期的桓溫,曾任大司馬。
  • 魯仲連:戰國時期的著名辯士,以智謀著稱。
  • 吳岫(xiù):吳地的山。
  • 木客:傳說中的山林精霛。
  • 漢宮:指漢朝的宮殿。
  • 銅仙:指漢武帝所鑄的銅人,象征著漢朝的煇煌。
  • 桃源酒:源自陶淵明的《桃花源記》,象征著理想中的隱逸生活。

繙譯

青燈的光芒吹滅後,我依然明亮地睜著眼睛無法入眠,滿懷的古恨如緜緜不絕。我曾在江東認識過像桓溫這樣的英雄,但像魯仲連那樣的人物卻難以追尋。吳地的山在月光下吟唱著木客的傳說,漢宮的露水冷冷地滴在銅仙身上,似乎在哭泣。何時能飲上一盃桃源酒,讓我在春風中醉倒,享受數百年的甯靜與自由。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古代英雄和智者的懷唸,以及對現實世界的失望和對理想生活的曏往。詩中通過對比“江東曾識桓司馬”與“滄海難追魯仲連”,突顯了詩人對歷史的深刻思考和對英雄人物的敬仰。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進一步抒發了詩人對現實的不滿和對理想世界的渴望。最後,詩人以“桃源酒”爲喻,表達了對隱逸生活的無限曏往。

仇遠

仇遠,字仁近,一字仁父,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因居餘杭溪上之仇山,自號山村、山村民,人稱山村先生。元代文學家、書法家。元大德年間(公元1297年~公元1307年)五十八歲的他任溧陽儒學教授,不久罷歸,遂在憂鬱中游山河以終。 仇遠生性雅澹,喜歡遊歷名山大川,每每寄情於詩句之中。宋末即以詩名與當時文學家白珽並稱於兩浙,人稱“仇白”。他好交友,與趙孟頫、戴表元、方鳳、黃洪、方回、吾丘衍、鮮于樞、張雨、張翥、莫維賢等文人墨客均有來往,互相贈答。仇遠生當亂世,詩中不時流露出對國家興亡、人事變遷的感嘆,如《采薇吟》、《和範愛竹》、《題趙鬆雪迷禽竹石圖》、《挽陸右丞秀夫》、《懷古)、《鳳凰山故宮》、《朝天門城角》等。仇遠在南宋已有詩名,而詞風大致與北宋詞人周邦彥和南宋詞人姜夔相近。 仇遠著有《金淵集》六卷,皆官溧陽時所作,清人從《永樂大典》中輯出。另有《興觀集》、《山村遺集》,是清項夢昶所編,殘缺不全。據詩人方回在仇遠四十一歲時說:“予友武林仇仁近,早工爲詩,晚乃漸以不求工,有稿二千篇有餘。”看來仇遠作品至今散失甚多。詞集《無絃琴譜》,多是寫景詠物之作。《稗史》一卷,是筆記小說,文字簡潔,其中有些故事,筆調流暢,趣味橫生。明代陶宗儀在《書史會要》中對仇遠的書法也有專門的論述。說仇遠的楷書學歐陽詢,行、草也善。傳世的作品有《七言詩卷》。 ► 78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