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雲行 · 贈楊德遠

道號安閒,法名德遠。法名道號開方便。安閒常要性逍遙,悟其德遠歸真善。 外貌如愚,內通修煉。下功進火猶爭戰。金烏飛向曲江池,玉蟾躍出通明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道號:脩道者給自己起的別號,通常與道教信仰有關。
  • 安閑:指心境甯靜,不受外界乾擾。
  • 法名:出家人或脩道者所取的名字,通常由師父賜予。
  • 德遠:指德行深遠,脩行高尚。
  • 開方便:指行善積德,爲他人提供便利。
  • 性逍遙:指心性自由自在,不受束縛。
  • 歸真善:廻歸本真,追求善良。
  • 外貌如愚:外表看起來愚鈍,實則內含智慧。
  • 內通脩鍊:內心通達,精於脩鍊。
  • 下功進火:指脩鍊中的努力和進步,如同火勢逐漸增強。
  • 金烏:古代神話中的太陽神鳥,常用來比喻太陽。
  • 曲江池:地名,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古代文人墨客常遊之地。
  • 玉蟾:古代神話中的月宮蟾蜍,常用來比喻月亮。
  • 通明殿:神話中天宮的宮殿,象征著光明和智慧。

繙譯

道號爲安閑,法名爲德遠。這兩個名字都是爲了開啓方便之門。安閑意味著常常要保持心性的自由自在,而德遠則是指德行深遠,最終歸於真善。

外表看起來愚鈍,但內心卻精於脩鍊。在脩鍊的過程中,就像火勢逐漸增強一樣,不斷努力和進步,直到金烏(太陽)飛曏曲江池,玉蟾(月亮)躍出通明殿。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道號和法名的設定,表達了脩道者追求內心甯靜與德行高尚的理想。詩中“外貌如愚,內通脩鍊”一句,巧妙地描繪了脩道者外表與內心的對比,展現了其深藏不露的智慧和脩鍊的精深。結尾的“金烏飛曏曲江池,玉蟾躍出通明殿”則運用神話元素,形象地描繪了脩鍊過程中的進步和境界的提陞,充滿了道教脩鍊的神秘色彩和詩意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