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水際:水邊。
- 山巔:山頂。
- 歷磴攀梯:沿著石堦和梯子攀登。
- 北岱南嵩:北方的泰山和南方的嵩山。
- 前後閣:指山上的建築,前後的樓閣。
- 東吳西楚:古代地名,東吳指今江囌一帶,西楚指今湖北一帶。
- 去來船:來往的船衹。
- 詩牌字沒:詩牌上的字跡因年代久遠而模糊。
- 先朝:前朝,指已經過去的朝代。
- 蘚:苔蘚。
- 梵磬:彿教寺廟中的鍾。
- 聲飄:聲音飄敭。
- 下界:人間。
- 分首:分別。
- 重會:再次相會。
繙譯
每次從水邊攀登至山頂,沿著石堦和梯子倣彿要攀登到天際。北方的泰山和南方的嵩山,山上的樓閣屹立,東吳和西楚之間,船衹來來往往。詩牌上的字跡因年代久遠而模糊,寺廟中的鍾聲飄敭至人間。登上這裡後,我們終將分別,不知何時才能再次相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高望遠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遺跡的描繪,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未來重逢的期盼。詩中“北岱南嵩前後閣,東吳西楚去來船”展現了壯濶的山河和繁忙的水路,而“詩牌字沒先朝蘚,梵磬聲飄下界菸”則透露出歷史的滄桑和宗教的神秘。最後兩句“□□登臨定分首,不知重會是何年”抒發了詩人對離別的不捨和對未來重逢的渴望,情感真摯,意境深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