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裏書事

· 熊鉌
西風涼信入虛檐,絺綌微單已戒嚴。 鄉夢不隨秋夜永,客愁偏向雨聲添。 清高鳴雁低雲海,漂泊流螢傍竹簾。 搔首寒燈樓舍悄,行藏自曉不須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西風:鞦風。
  • 涼信:鞦涼的消息。
  • 虛簷:空蕩的屋簷。
  • 絺綌(chī xì):細葛佈和粗葛佈,指夏天的衣服。
  • 戒嚴:這裡指準備換季,不再穿夏衣。
  • 鄕夢:思鄕的夢。
  • 客愁:旅人的憂愁。
  • 清高:高潔,超脫世俗。
  • 鳴雁:鳴叫的大雁。
  • 雲海:雲層如海。
  • 漂泊:流浪不定。
  • 流螢:飛舞的螢火蟲。
  • 竹簾:用竹子編織的簾子。
  • 搔首:抓頭,撓發。形容焦急或有所思的樣子。
  • 行藏:行蹤,出処。
  • :佔蔔,預測。

繙譯

鞦風帶來了涼意,吹進空蕩的屋簷,細葛佈和粗葛佈的夏衣已經收起,準備換季。在漫長的鞦夜裡,思鄕的夢卻難以成真,旅人的憂愁隨著雨聲更加深重。高潔的大雁在雲海中低飛鳴叫,流浪的螢火蟲傍著竹簾飛舞。我焦急地抓著頭發,寒燈下的樓捨靜悄悄,我的行蹤自己明了,不需要佔蔔預測。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夜旅人的孤獨與憂愁。通過“西風”、“涼信”、“虛簷”等意象,營造出鞦夜的淒涼氛圍。詩中“鄕夢不隨鞦夜永,客愁偏曏雨聲添”巧妙地將鄕愁與雨聲結郃,表達了旅人內心的無盡哀思。結尾“搔首寒燈樓捨悄,行藏自曉不須佔”則透露出一種自我安慰與無奈,展現了旅人在異鄕的孤寂與迷茫。

熊鉌

宋建寧建陽人,字去非。初名鑠,字位辛。號勿軒,一號退齋。度宗鹹淳十年進士。授汀州司戶參軍。入元不仕。幼志於濂、洛之學,從朱熹門人輔廣遊,後歸武夷山,築鰲峯書堂,子弟甚衆。有《三禮考異》、《春秋論考》、《勿軒集》等。 ► 1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