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張四孝廉山居

家住秋山下,紛紛霜葉飛。 雨微檐滴緩,風急雁聲稀。 楚國戰初罷,贛城人未歸。 憐君奉甘旨,終歲掩柴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孝廉:古代選拔官吏的一種科目,由郡國在所屬吏民中薦舉,舉薦者多爲孝順廉潔之士。
  • 張四:人名,即詩中的孝廉。
  • 山居:居住在山中。
  • 檐滴:屋檐滴下的雨水。
  • 甘旨:美味的食物,此處指孝順父母,供給他們美味的食物。
  • 柴扉:用樹枝編扎的簡陋門扉。

翻譯

家住在秋山之下,霜葉紛紛飄落。 細雨微弱,屋檐滴水緩慢,風急時雁聲稀疏。 楚國的戰事剛剛結束,贛城的人們還未歸來。 可憐你,張四孝廉,爲了孝順父母,整年緊閉着那扇簡陋的門扉。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張四孝廉在山居的寧靜生活,以及他對父母的深切孝順。詩中「秋山」、「霜葉」、「檐滴」、「雁聲」等意象,共同營造出一種淡泊、寧靜而又略帶憂鬱的氛圍。末句「憐君奉甘旨,終歲掩柴扉」直接表達了對張四孝廉堅守孝道的敬佩之情,同時也透露出對他孤獨生活的同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詩人劉永之對孝道的推崇和對隱居生活的嚮往。

劉永之

元臨江清江人,字仲修,號山陰道士。少隨父宦遊,治《春秋》學,工詩文,善書法。日與楊伯謙、彭聲之輩講論風雅,當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聽辭歸。有《山陰集》。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