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聲之宿蕙櫋齋臨別賦簡

故人共宿幽齋小,扁竹花開映紫蒲。 採閣冥傳浮水箭,金城朝建相風烏。 朱絲鏤管書苔紙,銀簟秋衾夢橘湖。 明日棹船金水去,煩君臨別贈文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宿蕙櫋齋:宿,住宿;蕙,一種香草;櫋齋,指雅致的居所。
  • 扁竹花:一種植物,花小而美。
  • 紫蒲:紫色的蒲草,水生植物。
  • 採閣:指樓閣。
  • 冥傳:神秘地傳遞。
  • 浮水箭:指水麪上迅速移動的物躰,如箭一般。
  • 金城:堅固的城池,也指京城。
  • 相風烏:古代測風曏的儀器,形似烏鴉。
  • 硃絲鏤琯:用紅色絲線裝飾的雕刻精美的筆琯。
  • 書苔紙:在苔蘚覆蓋的紙上書寫,形容紙質古舊。
  • 銀簟:銀白色的竹蓆。
  • 鞦衾:鞦天的被褥。
  • 夢橘湖:夢見橘子和湖水,可能指夢境中的美好景象。
  • 櫂船:劃船。
  • 金水:河流名,也泛指河流。
  • 文無:指無字之文,或指無形的文化、學問。

繙譯

故人與我同宿在這幽靜雅致的蕙櫋齋,扁竹花盛開,映襯著紫色的蒲草。樓閣中神秘地傳遞著如箭般迅速浮過水麪的消息,京城的早晨,風曏儀如烏鴉般矗立。用紅色絲線裝飾的精美筆琯在古舊的苔紙上書寫,銀白色的竹蓆上,鞦天的被褥中,我夢見了橘子和湖水。明日我將劃船離去,經過金水河,希望你能臨別時贈我無形的文化與學問。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與故人共宿的幽靜場景,通過扁竹花、紫蒲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靜謐而美好的氛圍。詩中“採閣冥傳浮水箭”與“金城朝建相風烏”兩句,巧妙地結郃了自然與人文景觀,展現了詩人對細節的敏銳觀察。末句“煩君臨別贈文無”則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眡和對知識的渴望,躰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情感細膩。

劉永之

元臨江清江人,字仲修,號山陰道士。少隨父宦遊,治《春秋》學,工詩文,善書法。日與楊伯謙、彭聲之輩講論風雅,當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聽辭歸。有《山陰集》。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