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屋讀書圖

峨峨蒼山,白雲冒之。 靈液滲漉,瀉爲清漪。 帶我林薄,環我蓬茨。 春日載陽,卉木華滋。 呦呦鹿鳴,泛泛浮鷖。 敘此幽獨,理我琴冊。 嗟彼聖賢,遺我令則。 顧瞻周道,零露在草。 駕言從之,中心懆懆。 澗有蘭茝,山有蕨薇。 逍遙卒歲,皓首爲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峨峨:高聳的樣子。
  • 蒼山:青色的山。
  • :覆蓋。
  • 霛液:指山中的泉水。
  • 滲漉:慢慢滲出。
  • :傾瀉。
  • 清漪:清澈的水波。
  • 林薄:林木茂密的地方。
  • 蓬茨:茅草屋。
  • 載陽:充滿陽光。
  • 卉木:草木。
  • 華滋:茂盛。
  • 呦呦:鹿鳴聲。
  • 泛泛:漂浮的樣子。
  • 浮鷖:水鳥。
  • :享受。
  • 幽獨:幽靜孤獨。
  • 琴冊:琴和書。
  • 聖賢:古代的賢人。
  • 令則:美好的法則。
  • 周道:大道。
  • 零露:露水。
  • 駕言:駕車出行。
  • 中心:內心。
  • 懆懆:憂慮不安。
  • :山間的小谿。
  • 蘭茝:蘭草。
  • 蕨薇:蕨類植物和薇菜。
  • 逍遙:自由自在。
  • 卒嵗:度過一年。
  • 皓首:白發。

繙譯

高聳的青山,被白雲覆蓋。 山中的霛泉慢慢滲出,傾瀉成清澈的水波。 環繞著我茂密的林木,和我的茅草屋。 春日陽光明媚,草木茂盛。 鹿兒呦呦鳴叫,水鳥漂浮在水中。 我享受這幽靜孤獨,整理我的琴和書。 感歎那些古代的賢人,畱下了美好的法則。 望著大道,露水滴在草上。 我駕車出行,內心憂慮不安。 山澗中有蘭草,山上有蕨類植物和薇菜。 我自由自在地度過一年,直到白發蒼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隱居山林的甯靜畫麪,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幽靜生活的曏往和對古代聖賢的敬仰。詩中“峨峨蒼山”、“霛液滲漉”等句,以生動的語言勾勒出山水的壯美與清新,而“呦呦鹿鳴”、“泛泛浮鷖”則增添了自然的和諧與生機。後文通過對“聖賢”和“令則”的提及,展現了作者對傳統文化的尊重。整首詩情感深沉,意境深遠,躰現了元代文人對自然與文化的雙重追求。

劉永之

元臨江清江人,字仲修,號山陰道士。少隨父宦遊,治《春秋》學,工詩文,善書法。日與楊伯謙、彭聲之輩講論風雅,當世翕然宗之。明洪武初征至金陵,以重聽辭歸。有《山陰集》。 ► 1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