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雜詩和林石田

躡足封韓信,剖心嗔比干。 河山千古淚,風雨一番寒。 世指鹿爲馬,人呼鳥作鸞。 江頭潮洶洶,城腳水漫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躡足:輕步行走,暗中行動。
  • 封韓信:指漢高祖劉邦封韓信爲楚王的故事。
  • 剖心:挖心,比喻極度的忠誠或犧牲。
  • 嗔比乾:比乾是商朝忠臣,因直言進諫被紂王剖心而死。
  • 河山:指國家的領土。
  • 千古:長久的年代。
  • 風雨:比喻艱難睏苦。
  • 一番:一次,一陣。
  • 指鹿爲馬:出自《史記·秦始皇本紀》,趙高爲了試探群臣是否順從自己,故意指著一衹鹿說是馬,後來用以比喻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 呼鳥作鸞:鸞是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這裡比喻將普通的事物或人高估。
  • 潮洶洶:潮水洶湧的樣子。
  • 水漫漫:水勢浩大,無邊無際。

繙譯

輕步行走,暗中行動,如同封韓信一般;忠誠至極,不惜剖心,如同嗔比乾一樣。 河山之淚,流淌千古;風雨之中,感受一番寒意。 世人顛倒黑白,指鹿爲馬;人們高估事物,呼鳥作鸞。 江頭潮水洶湧澎湃,城腳下水勢浩大,無邊無際。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歷史典故和生動的自然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侷的憂慮和對忠誠與犧牲精神的贊頌。詩中“躡足封韓信,剖心嗔比乾”運用了對比手法,展現了忠誠與權謀的沖突。後兩句“河山千古淚,風雨一番寒”則抒發了對國家命運的深切關懷。結尾的“潮洶洶”與“水漫漫”以壯濶的自然景象,隱喻了時侷的動蕩不安。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沉痛,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強烈的愛國情懷。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