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示衆無分彼此

道釋儒三教,名殊理不殊。參禪窮理,只要抱本返元初。解得一中造化,便使三元輻輳,宿疾普消除。屋舍既堅固,始可立丹爐。 煉還丹,全太極,採玄珠。的端消息,採將坎有補離無。若也不貪不愛,直下離聲離色,神氣總歸虛。了達一切相,赤子出神廬。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道釋儒:指道家、釋家(佛教)、儒家,中國古代三大哲學思想體系。
  • 參禪:佛教中的一種修行方法,通過冥想達到精神上的覺悟。
  • 窮理: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
  • 抱本返元初:迴歸本源,回到最初的狀態。
  • 一中造化:指宇宙間萬物生成變化的原理。
  • 三元輻輳:三元指天、地、人,輻輳形容三者緊密結合。
  • 宿疾:長期積累的疾病。
  • 屋舍:比喻身體或心智。
  • 立丹爐:煉丹的象徵,這裏指修煉內丹。
  • 煉還丹:修煉內丹,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 全太極:太極是中國哲學中的一個概念,代表宇宙最初的狀態,全太極指達到這種狀態。
  • 採玄珠:玄珠比喻深奧的道理或精華。
  • 的端消息:確切的消息或道理。
  • 坎有補離無:坎和離是八卦中的兩個卦象,這裏指通過修煉補充不足,去除多餘。
  • 離聲離色:超越聲音和色彩的束縛,達到精神上的自由。
  • 神氣總歸虛:精神和氣息最終歸於虛無,即達到超脫的境界。
  • 了達一切相:理解並超越所有現象。
  • 赤子:比喻純潔無暇的心靈。
  • 出神廬:從精神的居所中走出,達到精神的覺醒。

翻譯

李道純在詩中表達了對道家、釋家、儒家三教的理解,認爲雖然名稱不同,但道理是相通的。他強調通過參禪和深入探究事物的原理,可以迴歸本源,達到最初的狀態。理解宇宙萬物生成變化的原理後,可以使天、地、人三者緊密結合,消除長期積累的疾病。當身體或心智堅固時,就可以開始修煉內丹。修煉內丹,達到身心合一的境界,採集深奧的道理或精華,確切地理解消息或道理,通過修煉補充不足,去除多餘。如果能夠不貪不愛,超越聲音和色彩的束縛,精神和氣息最終歸於虛無,達到超脫的境界。理解並超越所有現象,純潔無暇的心靈從精神的居所中走出,達到精神的覺醒。

賞析

這首作品體現了李道純對三教合一思想的理解和追求。他通過參禪和窮理,強調回歸本源和修煉內丹的重要性,以達到身心合一、超越物質束縛的境界。詩中運用了豐富的象徵和比喻,如「屋舍」、「丹爐」、「玄珠」等,形象地描繪了修煉的過程和目標。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精神自由和覺醒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