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白雲黃雪亂飛,虛檐風急撲征衣。 子猷入夜乘舟去,蘇武殘年持節歸。 兵後殊方爲客苦,病來親友到門稀。 何緣得似兒童歲,貂帽狐裘學打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虛檐:空曠的屋檐。
  • 子猷: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字子猷,以放蕩不羈著稱。
  • 蘇武:西漢時期的著名使節,曾被匈奴囚禁十九年,始終堅守節操。
  • 殘年:晚年。
  • 持節:手持使節,象徵忠誠和使命。
  • 兵後:戰亂之後。
  • 殊方:異鄉,他鄉。
  • 何緣:何故,爲何。
  • 貂帽狐裘:貂皮帽子和狐皮大衣,指華貴的服飾。
  • 打圍:古代一種圍獵方式,即圍獵。

翻譯

地面上白雪皚皚,天空中黃雲密佈,雪花紛飛,空曠的屋檐下,風急速地吹打着行人的衣裳。夜晚,像子猷那樣的人乘舟而去,晚年,像蘇武那樣的人持節歸來。戰亂之後,在他鄉作客的苦楚,病中,親友來訪的稀少。爲何能像兒童時代那樣,穿着華貴的貂皮帽和狐皮大衣,學習打圍獵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冬日雪景中的孤寂與思鄉之情。通過對比子猷夜遊與蘇武持節歸來的典故,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與忠誠的嚮往。詩中「兵後殊方爲客苦,病來親友到門稀」直抒胸臆,反映了戰亂後流離失所的艱辛生活和人情冷暖。結尾的「何緣得似兒童歲,貂帽狐裳學打圍」則流露出對童年無憂無慮生活的懷念,以及對現實困境的無奈。

李延興

元末明初北平人,字繼本。李士贍子,少以詩名。順帝至正十七年進士,授太常奉禮,兼翰林檢討。元末兵亂,隱居不仕。河朔學者多從之,以師道尊於北方。入明,曾出典淶水、永清縣學。有《一山文集》。 ► 2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