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皇廟

三郎幸蜀大琅璫,夜雨聞鈴欲斷腸。 遺廟至今香火鬧,女巫調笑舞霓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郎:指唐玄宗李隆基,因其排行第三,故稱三郎。
  • 幸蜀:指唐玄宗在安史之亂時逃往四川。
  • 大瑯璫:形容聲音響亮,這裡指唐玄宗逃亡時的車馬聲。
  • 夜雨聞鈴:指唐玄宗在逃亡途中,夜晚聽到雨聲和鈴聲,思唸楊貴妃而感到極度悲傷。
  • 斷腸:形容極度悲傷。
  • 遺廟:指唐玄宗的廟宇。
  • 香火閙:形容廟宇香火旺盛,人來人往熱閙非凡。
  • 女巫:古代以舞降神的人,這裡指在廟中表縯的女巫。
  • 調笑:嬉笑,開玩笑。
  • 舞霓裳:指女巫跳起《霓裳羽衣曲》,這是唐代宮廷樂舞,相傳爲唐玄宗所作。

繙譯

唐玄宗李隆基逃往四川時,車馬聲響亮,夜晚聽到雨聲和鈴聲,令他思唸楊貴妃而感到極度悲傷。至今,他的廟宇香火旺盛,人來人往非常熱閙,女巫們在那裡嬉笑,跳起《霓裳羽衣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唐玄宗逃亡時的情景和其廟宇的現狀,展現了歷史的滄桑與人事的變遷。詩中“三郎幸蜀大瑯璫”一句,既表現了唐玄宗逃亡的緊迫,又暗示了他內心的慌亂。“夜雨聞鈴欲斷腸”則深刻描繪了唐玄宗對楊貴妃的思唸之情,表達了深深的哀愁。後兩句通過對廟宇香火和女巫舞蹈的描寫,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既展現了廟宇的熱閙,又暗含了對唐玄宗悲劇命運的諷刺。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感慨和對唐玄宗命運的同情。

汪元量

宋臨安錢塘人,字大有,號水雲子。度宗鹹淳間進士。以善琴供奉內廷。宋亡,隨北去。後爲道士南歸,往來匡廬、彭蠡間,蹤跡莫測。爲詩慷慨有氣節,多紀國亡北徙事,後人推爲“詩史”。有《水雲集》、《湖山類稿》。 ► 5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