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州借景亭
巍亭借景引壺觴,元祐詩人翰墨香。
蒼峽雷霆龍意氣,碧崖煙雨豹文章。
隔鄰修竹娟娟靜,夾道枯桑冉冉黃。
水泛簾櫳檐影倒,風吹城堞角聲長。
巴童結束歌仍俊,蜀女腰肢舞亦狂。
千古相望翁季在,眉山草木有輝光。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巍亭:高大的亭子。
- 借景:利用周圍的自然景色作爲亭子的背景。
- 壺觴:酒器,這裏指飲酒。
- 元祐:宋哲宗的年號,公元1086年至1094年。
- 翰墨:書寫用的墨,這裏指文人的書法或詩文。
- 蒼峽:青色的峽谷。
- 雷霆:雷聲。
- 龍意氣:形容氣勢磅礴,如同龍一般。
- 碧崖:青綠色的山崖。
- 煙雨:細雨濛濛,如同煙霧。
- 豹文章:形容山崖上的紋理如同豹皮。
- 修竹:修長的竹子。
- 娟娟:形容竹子柔美。
- 夾道:道路兩旁。
- 枯桑:乾枯的桑樹。
- 冉冉:緩慢地,這裏形容桑葉逐漸變黃。
- 水泛:水波盪漾。
- 簾櫳:窗簾和窗櫺。
- 檐影倒:屋檐的影子倒映在水中。
- 城堞:城牆上的矮牆。
- 角聲長:號角聲悠長。
- 巴童:巴地的孩童。
- 結束:打扮,裝束。
- 歌仍俊:歌聲依舊動聽。
- 蜀女:蜀地的女子。
- 腰肢舞亦狂:跳舞時腰肢擺動得非常狂放。
- 相望翁季:相互對望的老人和年輕人。
- 眉山:地名,在今四川省。
- 輝光:光輝。
翻譯
高大的亭子利用周圍的自然景色,引來了飲酒的雅興,元祐時期的詩人們留下的翰墨香氣依舊。青色的峽谷中雷聲隆隆,氣勢磅礴如同龍一般;碧綠的山崖上細雨濛濛,紋理如同豹皮。鄰近的修長竹子柔美靜謐,道路兩旁的乾枯桑樹葉子緩緩變黃。水波盪漾,窗簾和窗櫺的影子倒映在水中,風吹過城牆上的矮牆,號角聲悠長。巴地的孩童打扮得體,歌聲依舊動聽;蜀地的女子跳舞時腰肢擺動得非常狂放。千古以來,老人和年輕人相互對望,眉山的草木也因此顯得光輝燦爛。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眉州借景亭及其周圍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氣息。詩中,「巍亭借景引壺觴」一句,既點明瞭亭子的位置和功能,又暗示了亭中人的雅興。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色的細膩描繪,如「蒼峽雷霆」、「碧崖煙雨」,展現了亭子周圍的壯麗景色。同時,詩中也融入了人文元素,如「元祐詩人翰墨香」、「巴童結束歌仍俊」等,體現了當地深厚的文化底蘊和活潑的生活氣息。結尾的「眉山草木有輝光」則是對眉山自然與人文景觀的讚美,表達了詩人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