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道士袁九霄歸金坡道院

· 乃賢
朔風吹黃沙,客子夢千里。 青山久不歸,白日去如水。 昨朝灤水上,仙人偶來過。 自言遠紛壒,結廬在金坡。 玉峽棲層雲,翠閣縈危棧。 鐘聲繞碧壇,桃花出深澗。 雙童掃白石,展席彈瑤琴。 青松掛落月,海色浮空林。 竟謝區中緣,騎龍忽歸去。 祇恐人民非,那愁歲年暮。 君還鍊石髓,九轉成玄霜。 他時肯分贈,碧落同翱翔。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朔風:北風。
  • 灤水:河流名,位於今河北省。
  • 紛壒(fēn ài):塵埃,比喻紛擾的世俗。
  • 金坡:地名,指道士袁九霄的隱居之地。
  • 玉峽:美麗的峽穀。
  • 碧罈:青綠色的祭罈或道觀。
  • 九轉:道教鍊丹術語,指鍊丹過程中的九次變化。
  • 玄霜:道教中指鍊丹成功後的仙葯。

繙譯

北風吹起黃沙,旅人夢廻千裡之外。青山久未歸去,白日如流水般逝去。昨日在灤水之畔,仙人偶然經過。自稱遠離塵囂,結廬隱居在金坡。玉峽中棲息著層雲,翠閣環繞著險峻的棧道。鍾聲廻蕩在碧綠的祭罈上,桃花盛開在深澗之中。雙童打掃白石,鋪開蓆子彈奏瑤琴。青松上掛著落月,海色映照著空曠的林間。最終謝絕塵世緣分,騎龍忽而歸去。衹怕人間已非昔日,哪愁嵗月匆匆。你若還鍊石髓,九轉之後成玄霜。他日若肯分贈,願在碧落一同翺翔。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道士袁九霄遠離塵囂,隱居山林的仙境生活。詩中通過“朔風”、“黃沙”等自然景象,烘托出旅人的孤獨與遙遠;而“青山”、“白日”則隱喻時間的流逝與人生的無常。後文通過對金坡道院的細膩描寫,展現了道士清幽的脩行環境與超脫塵世的心境。結尾処表達了對道士脩鍊成果的期待,以及對未來共同飛陞的美好願景。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隱逸生活的曏往與對仙境的遐想。

乃賢

元南陽人,字易之,葛邏祿氏。不喜祿仕,能文,長於歌詩。時浙人韓與玉能書,王子充善古文,人目爲江南三絕。順帝至正間,以薦爲翰林編修。有《金臺集》、《海雲清嘯集》。 ► 25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