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四日對酒

梧桐葉凋轆轤井,萬籟不動秋宵水。金盃瀉酒豔十分,酒裏華星寒炯炯。 須臾蟾蜍弄清影,恍然不是人間景。金波談蕩桂樹橫,孤在玻璃千萬頃。 玻璃無限月光冷,澒洞一色無纖穎。清風颯颯四坐來,坎入羲皇醉中境。 醉中起歌歌月光,月光不語空自涼。月光無情本無恨,何事對我空茫茫。 我醉只知今夜月,不是人間世人月。一杯美酒蘸清光,常與邊生舊交結。 亦不知天地寬與窄、人事樂與哀,仰看孤月一片白,玉露泥泥從空來。 直須臥此待雞唱,身外萬事徒悠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轆轤井(lù lú jǐng):古代用來提水的裝置,類似於現代的絞車。
  • 金波:指酒。
  • 澒洞(hòng dòng):形容水波浩渺無邊的樣子。
  • 坎入:陷入。
  • 羲皇:指古代的神話人物伏羲,這裡指神話中的境界。
  • 泥泥(ní ní):形容露水濃重的樣子。

繙譯

梧桐葉在轆轤井邊凋落,鞦夜中的萬物靜止,水麪如鏡。金盃中的酒泛著十分豔麗的光彩,酒中的星辰閃爍著寒冷的光芒。

片刻之間,月亮投下清冷的影子,這景象倣彿不是人間所能見。酒波蕩漾,桂樹橫斜,孤獨地映在廣濶如玻璃的水麪上。

玻璃般的水麪無限延伸,月光冷冽,水波浩渺,無一絲波紋。清風從四麪八方吹來,我陷入伏羲神話般的醉意之中。

醉意中我歌唱月光,月光靜靜地照耀,衹感到空虛的涼意。月光本無情,也無恨,爲何對我顯得如此空茫。

我醉了,衹知道今夜的月亮,它不是人間的月亮。一盃美酒沾染著月光,我常與舊友邊生共享這份美好。

也不知天地是寬是窄,人事是樂是哀,衹是仰望那一片孤寂的月光,濃重的露水從空中落下。

我衹想躺在這裡等待雞鳴,身外的一切事務都變得無關緊要。

賞析

這首作品以鞦夜爲背景,通過對梧桐葉、轆轤井、金盃酒、星辰、月亮等自然元素的描繪,營造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詩中“金波談蕩桂樹橫,孤在玻璃千萬頃”等句,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獨特理解。詩人在醉意中與月光對話,表達了對世俗的超然態度和對自然之美的無限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

邊元鼎

金豐州人。邊元勳弟。資稟疏俊。工詩文。海陵王天德三年進士,以事停銓。世宗初,薦授供奉翰林,出爲邢州幕官。與兄元勳、元恕,時號三邊。 ► 42篇诗文

邊元鼎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