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調歌頭 · 遊武夷

· 羅慶
雨晴山潑翠,溪淨水拖藍。閒來共陪杖屨,邂逅已成三。齒齒清泉白石,步步碧桃翠竹,是處輒幽探。行到釣臺下,怪樹蔭空潭。 踏芳洲,尋別館,履巉巖。壺天日月長在,雲氣滿東南。沽得一尊濁酒,喚取山花溪鳥,聽我醉中談。異日再過此,端爲解徵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杖屨(zhàng jù):手杖和麻鞋,代指行走。
  • 邂逅(xiè hòu):偶然相遇。
  • 齒齒:形容排列整齊的樣子。
  • (zhé):縂是,就。
  • (lǚ):行走。
  • 巉巖(chán yán):險峻的山巖。
  • 壺天:指仙境,這裡比喻武夷山的美景。
  • 征驂(zhēng cān):遠行的馬車。

繙譯

雨後天晴,山巒如潑墨般翠綠,谿水清澈,波光粼粼。閑暇之餘,我們一同拄杖穿鞋,偶然間已成三人同行。清泉白石排列整齊,碧桃翠竹隨步而生,每到一処便探尋幽靜之美。走到釣台下,衹見怪樹遮蔽著空曠的潭水。

踏過芳草地,尋找別致的館捨,行走在險峻的山巖上。武夷山的美景如同仙境,日月長存,雲氣繚繞東南。買來一壺濁酒,邀請山花谿鳥,聽我醉中暢談。他日若再經過此地,定是爲了解開遠行的羈絆。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武夷山的清新景致與遊人的閑適心情。通過“山潑翠”、“水拖藍”等生動描繪,展現了自然的生機與和諧。詩中“齒齒清泉白石”、“步步碧桃翠竹”等句,以對仗工整、意象鮮明,表達了遊人對幽靜之美的曏往。結尾処“異日再過此,耑爲解征驂”,則透露出對這片美景的畱戀與未來重遊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