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寒食:中國傳統節日,在清明節前一天,有禁火寒食的習俗。
- 罾(zēng):一種用竹竿或木棍支撐的方形漁網。
- 漾紗:指在水面上漂浮的輕紗,這裏可能指女子洗滌的紗巾。
翻譯
在吳中地區,寒食節和清明節時,賣酒的人家會在酒瓶中插上紅白相間的花朵。江南的蠶寶寶不止一種,當陽光溫暖時,蜂房裏的蜜蜂開始忙碌,彷彿在報時午後的衙門。八十歲的漁翁,他的漁網已經破舊,而醉醺醺的客人在三岔路口徘徊。村裏的女伴們沒有什麼忙碌的事情,只有稀疏的小雨落在小池塘上,她們在那裏收集漂浮的輕紗。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吳中地區寒食節和清明節的景象,通過細膩的筆觸展現了節日的寧靜與鄉村的恬淡。詩中「酒瓶亂插紅白花」一句,生動地表現了節日的喜慶氣氛。後文通過對漁翁、醉客、女伴的描寫,展現了鄉村生活的悠閒與和諧。整首詩語言清新,意境優美,充滿了對鄉村生活的熱愛和對自然美景的讚美。
龔璛
璛字子敬,宋司農卿潗之子,自高郵再徙平江,家焉。宋亡,例遣北上,潗行至莘縣,不食卒,璛悲不自勝,嘆曰:國亡家破,吾兄弟不能力振門戶,獨不可爲儒以自奮邪!與其弟理刻苦於學。戴帥初、仇仁近、胡汲仲皆與爲忘年交,聲譽籍甚。人稱曰「兩龔」,以比漢「兩龔」雲。憲使徐琰闢置幕中,舉和靖學道兩書院山長,當事者交章薦,宜在館閣,不報。調寧國路儒學教授,遷上饒簿,改宜春丞,歲餘乞休,遂以江浙儒學副提舉致仕卒。其所作詩曰《存悔齋稿》,明朱性甫錄補遺十七首,出自荻溪王氏所藏。子敬少時,嘗有詠史詩云:「文若縱存猶九錫,孔明雖死亦三分。」爲一時所傳誦,其序袁靜春集雲:通甫與予交,上下古今,一返諸性情之正。其於持論如此。
► 2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