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相思

得還無。合虛無。湛湛澄澄有若無。元初無更無。 理清虛,證空虛。一點靈源實若虛。光明徹太虛。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湛湛:清澈的樣子。
  • 元初:原初,最初的狀態。
  • 靈源:靈魂的源頭,指精神或心靈的本源。
  • 太虛:天空,也指宇宙的廣大無邊。

翻譯

得到了又好像沒有得到,融合了虛無。清澈透明,若有若無,最初的狀態更是無從談起。 道理清晰,證明空虛。一點靈源實在而又虛無,光明照亮了整個宇宙。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反覆運用「無」與「虛」的概念,探討了存在的本質和宇宙的奧祕。詩中「湛湛澄澄有若無」描繪了一種超越物質形態的清澈狀態,而「一點靈源實若虛」則表達了對精神本源的深刻理解。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深遠,通過對「無」與「虛」的哲學思考,引導讀者進入一種超然的境界,感受宇宙的廣闊與生命的深邃。

譚處端

元道士。東牟人,字通正,初名玉,號長真子。博學,工草隸書。師王重陽,傳襲其道,往來於洛川之上。有《水雲前後集》。 ► 164篇诗文

譚處端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