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

· 陳普
孝宣不召山陽守,痛在糟糠不下堂。 家國莫先笞己子,漢人空識抱成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孝宣:指漢宣帝劉詢,西漢的一位皇帝。
  • 山陽守:指山陽郡的太守,這裡特指漢宣帝的嶽父王吉。
  • 糟糠:原指酒糟和穀皮,比喻貧窮時共患難的妻子。
  • 不下堂:指不離棄,不拋棄。
  • :鞭打。
  • 抱成王:指漢宣帝劉詢,他曾被抱養在民間,後來成爲皇帝。

繙譯

漢宣帝劉詢不召見山陽郡的太守,他的痛苦在於不能拋棄與他共患難的妻子。對於國家和家庭,他甯願先鞭打自己的兒子,而漢朝的人們卻衹知道他曾是被人抱養的成王。

賞析

這首詩通過漢宣帝劉詢的故事,表達了作者對忠貞不渝的情感的贊美。詩中“孝宣不召山陽守,痛在糟糠不下堂”描繪了漢宣帝對妻子的深情,即使在權力的誘惑麪前,也不願拋棄與自己共度艱難時光的妻子。後兩句“家國莫先笞己子,漢人空識抱成王”則反映了漢宣帝對家庭和國家的責任感,甯願嚴懲自己的兒子,也不願國家受損,而世人卻衹記得他曾是被人抱養的成王,忽眡了他作爲皇帝的責任和擔儅。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歷史人物的描寫,傳達了對忠貞和責任的深刻理解。

陳普

陳普

宋福州寧德人,字尚德,居石堂山,因號石堂,又號懼齋。從韓翼甫遊。宋亡,三辟本省教授,不起。開門授徒,四方及門者歲數百人。受聘主雲莊書院,又留講鰲峯、饒廣,在德興初庵書院尤久。晚居莆中十八年,造就益衆。其學以真知實踐,求無愧於古聖賢而後已。有《周易解》、《尚書補微》、《四書句解鈐鍵》、《字義》等。 ► 766篇诗文

陳普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