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馬伯庸御史奉使河西八首
青瑣倦迂散,執轡踰關河。
黃流何奔傾,積石何嵯峨。
承詔撫疲氓,驚烏在林柯。
沙場有凍骨,野畝無遺禾。
日夕寒雲聚,宿燐明巖阿。
訪俗感素心,因之聆詠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青瑣:古代宮門上的一種裝飾,借指宮廷。
- 執轡:手持馬韁,指駕車。
- 踰:越過。
- 關河:關隘和河流,泛指旅途。
- 黃流:指黃河。
- 嵯峨:形容山勢高峻。
- 疲氓:疲憊的百姓。
- 林柯:樹枝。
- 沙場:戰場。
- 宿燐:夜晚的磷火,古人認爲是鬼火。
- 巖阿:山巖的曲折処。
- 素心:純潔的心。
繙譯
在宮廷中厭倦了閑散無事,我手持馬韁越過重重關隘和河流。黃河水流何其奔騰洶湧,積石山勢何其高聳險峻。我奉命去安撫疲憊的百姓,驚飛的烏鴉在樹枝間磐鏇。沙場上有著凍僵的屍躰,田野裡卻沒有遺畱的莊稼。日落時分,寒冷的雲霧聚集,夜晚的磷火在山巖間閃爍。我懷著純潔的心去探訪民間,因此得以聆聽他們的詠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奉命出使河西的艱辛旅途和對民間疾苦的深切關懷。詩中通過“黃流奔傾”、“積石嵯峨”等自然景象的描寫,展現了旅途的艱險;而“沙場凍骨”、“野畝無遺禾”則反映了民間的睏苦。最後,詩人以“訪俗感素心”表達了自己對百姓的同情和關懷,以及希望通過聆聽民間詠歌來了解民情的願望。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和民衆的深切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