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柔嵐:柔和的山間霧氣。
- 舶:古代指航海的大船。
- 青靉:青色的雲氣。
- 蛟:傳說中的龍類生物。
- 文心:指文學創作的心思和情感。
繙譯
石路之上,寒松突兀,柔和的山霧被遠処的山峰所覆蓋。 白波繙滾,千裡之外的航船,青色的雲氣中傳來六朝的鍾聲。 雲霧老去,蛟龍遷離了它們的洞窟,窗戶明淨,雨後洗過的山峰顯得格外清晰。 文學的心思如同菸水一般,吞吐著重重曡曡的情感和意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登高望遠的景象,通過“石路”、“寒松”、“柔嵐”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靜謐而深遠的氛圍。詩中“白波千裡舶,青靉六朝鍾”一句,不僅展現了壯濶的海景,還巧妙地融入了歷史的厚重感。後兩句“雲老蛟遷窟,窗晴雨洗峰”則通過寓言和象征,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自然的變遷。結尾的“文心喻菸水,吞吐幾重重”則是對文學創作過程的深刻比喻,表達了文學創作中的情感起伏和意境深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袁宏道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眡角。

袁宏道
袁宏道,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湖廣公安(今屬湖北省公安縣)人。萬曆二十年(1592年)進士,歷任吳縣知縣、禮部主事、吏部驗封司主事、稽勳郎中、國子博士等職,世人認爲是三兄弟中成就最高者。他是明代文學反對復古運動主將,他既反對前後七子摹擬秦漢古文,亦反對唐順之、歸有光摹擬唐宋古文,認爲文章與時代有密切關係。袁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由於三袁是荊州公安縣人,其文學流派世稱“公安派”或“公安體”。合稱“公安三袁”。
► 1695篇诗文
袁宏道的其他作品
- 《 陶石簣兄弟遠來見訪詩以別之 》 —— [ 明 ] 袁宏道
- 《 將入秦試士諸同舍別於西郭水亭得魚字 》 —— [ 明 ] 袁宏道
- 《 蘇潛夫侍御買燕姬爲賦合歡詩 》 —— [ 明 ] 袁宏道
- 《 入紅螺嶮道中紀事 其三 》 —— [ 明 ] 袁宏道
- 《 夢中題尊經閣醒後述之博笑 》 —— [ 明 ] 袁宏道
- 《 曹以新 》 —— [ 明 ] 袁宏道
- 《 贈李雲峯 其二 》 —— [ 明 ] 袁宏道
- 《 秋日同梅子馬方子公飲北安門 》 —— [ 明 ] 袁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