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朔得阿晟所寄藥物

· 陶安
人自金陵至,兒封藥物來。 家書千里達,旅況一時開。 病想丹砂鼎,緣慳玉露杯。 喜看菹醢列,鄉味出瓶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九月朔:九月初一。
  • 阿晟:人名,可能是詩人的朋友或親戚。
  • 金陵:今南京。
  • :封裝。
  • 家書:家信。
  • 千里達:千里傳到。
  • 旅況:旅途中的情況或感受。
  • 病想:因病而思念。
  • 丹砂鼎:煉丹的鼎,這裏指藥物。
  • 緣慳:緣分不足,未能得到。
  • 玉露杯:珍貴的飲品,比喻珍貴的藥物。
  • 喜看:高興地看到。
  • 菹醢:醃製的肉和魚,這裏指食物。
  • :擺放。
  • 鄉味:家鄉的味道。
  • 瓶罍:瓶子和罍(古代盛酒的器具),這裏指裝食物的容器。

翻譯

九月初一,有人從金陵來到,帶來了阿晟寄來的藥物。 家書從千里之外傳來,旅途中的憂愁頓時消散。 因病而思念着煉丹的藥物,可惜緣分不足,未能得到珍貴的玉露杯。 高興地看到醃製的肉和魚擺放着,家鄉的味道從瓶子和罍中散發出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在異鄉收到家鄉藥物和家書的喜悅之情。詩中,「家書千里達,旅況一時開」描繪了收到家書後心情的轉變,從憂愁到開朗。而「病想丹砂鼎,緣慳玉露杯」則反映了詩人因病對藥物的渴望,以及對珍貴藥物的嚮往。最後,「喜看菹醢列,鄉味出瓶罍」則通過食物的描寫,傳達了對家鄉味道的懷念和滿足。整首詩情感真摯,通過對藥物和食物的描寫,展現了詩人對家鄉的深情。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