秣陵行
秣陵自昔稱豪華,五侯七貴萬人家。
通衢鱗集陳珠玉,紛紛遊騎盡堪誇。
紅粉樓頭明媚色,偷眼憑闌嬌無力。
清歌妙舞豔陽天,玳席瓊筵歡無極。
朱簾繡幕攢晴煙,銀樹瑤林花爭妍。
拾翠塗黃日將午,金鴨香銷春可憐。
燕子飛飛解秦苑,桃花片片笑劉阮。
時聞蕭寺禮鐘聲,恍惚歈吟亦經卷。
幽軋移舟上新河,平市三山路轉多。
呼朋挈榼背驢去,流鶯聲滑薰風和。
我生性僻好奇古,牛首雞鳴偏欲睹。
凌虛一望揚子江,魚龍變化黿鼉舞。
振衣回來向柳濱,柳濱蛾眉裝束新。
翠袖紅裙拖白練,三三兩兩動香塵。
自言兒家好門戶,夫婿前年作大賈。
大賈射利久未歸,口脂面藥皆黃土。
仙郎仙郎何處來,如曾相識無相猜。
恐是十洲三島客,翻疑泛海濟川才。
世間爭說奇男子,鞭霆逐電走千里。
騫翮遠翥辭故鄉,慷慨悲歌燕趙裏。
嗟我聞之不能聲,千愁萬恨難爲情。
祇今感爾重離別,何況春風萬里程。
因思莊家有至樂,酒熟稻香坐田角。
生平少讀幾行書,蚤眠晏起隨意覺。
因此回頭語深閨,女兒莫作賈人妻。
更推一語自相囑,男兒莫與賈人齊。
富貴榮華何足道,古言在家貧亦好。
囊琴籠鶴賦歸與,笑殺王孫怨芳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秣陵:古地名,今南京市。
- 五侯七貴:指權貴人家。
- 通衢:四通八達的道路。
- 鱗集:形容人或物聚集如魚鱗。
- 紅粉樓頭:指妓院。
- 玳席瓊筵:形容宴席豪華。
- 拾翠塗黃:指女子化妝。
- 燕子飛飛解秦苑:燕子飛來,暗示春天的到來。
- 桃花片片笑劉阮:桃花盛開,暗喻美好的事物。
- 蕭寺:佛寺。
- 歈吟:指吟詠。
- 幽軋:形容聲音低沉。
- 拾翠塗黃:指女子化妝。
- 挈榼:攜帶酒器。
- 黿鼉:大龜和鱷魚,比喻巨大的力量。
- 翠袖紅裙:指女子的服飾。
- 口脂面藥:指化妝品。
- 仙郎:對男子的美稱。
- 十洲三島:神話中的仙境。
- 騫翮遠翥:比喻遠行。
- 慷慨悲歌:形容豪邁的情感。
- 莊家:指農家。
- 蚤眠晏起:早起晚睡。
- 囊琴籠鶴:指隱居生活。
- 王孫怨芳草:指貴族子弟的哀怨。
翻譯
秣陵自古以來就以繁華著稱,權貴人家遍佈全城。四通八達的道路上,珠寶玉石琳琅滿目,遊人如織,令人讚歎。妓院樓上,美女們嬌豔無力地憑欄偷看。春日裏,宴席上歌舞昇平,歡樂無邊。朱簾繡幕下,晴煙繚繞,銀樹瑤林中,花朵爭豔。午時,女子們化妝打扮,金鴨香爐中香菸嫋嫋,春意盎然。燕子飛來,桃花盛開,春天的氣息瀰漫。佛寺的鐘聲響起,吟詠聲中彷彿也能聽到經文。
幽靜的河上,船聲低沉,三山路上,人煙稀少。朋友們帶着酒器,騎着驢子,春風中流鶯聲聲,和煦的風吹拂。我生性好奇古,特別想看牛首山和雞鳴寺。站在高處遠望揚子江,江中魚龍變化,黿鼉舞動。回到柳樹邊,看到女子們新裝打扮,三三兩兩,香氣四溢。她們說自己的家很好,丈夫是大商人,但已經很久沒有回來,只有黃土相伴。
我問她們,這些仙郎從何而來,是否相識。或許是來自仙境的客人,有着渡海的能力。世間都說奇男子能走千里,豪邁地離開故鄉,在燕趙之地慷慨悲歌。我聽到這些,感慨萬千,難以言表。現在又要離別,春風萬里,更是難以承受。
我想起農家生活的樂趣,稻香酒熟,坐在田角。我讀書不多,早起晚睡,隨遇而安。因此我告訴深閨中的女子,不要嫁給商人。更進一步,我自言自語,男子也不要與商人相比。富貴榮華不值得追求,古人說在家貧窮也是好的。帶着琴和鶴,歸隱田園,笑看那些怨恨芳草的貴族子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秣陵的繁華景象,通過對比權貴與商人的生活,表達了對簡樸田園生活的嚮往和對富貴榮華的淡漠。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作者對古樸生活的熱愛和對現實社會的深刻反思。通過對不同生活狀態的描繪,詩人在讚美田園生活的同時,也批判了社會的浮華與虛榮。
陶益
陶益,字允謙,號練江居士、江門迂客。其祖本爲鬱林人,附籍新會。明世宗嘉靖三十五年(一五五六)以明經授江西永新訓導。讀書博學強記,精易通理。嘗日集諸生,講白沙之學於明倫堂;又構樾墩書屋,讀書其中。撫按交薦,以目疾辭歸,年八十卒。著有《練江子樾墩集》。清顧嗣協《岡州遺稿》卷五、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二一有傳。
► 518篇诗文
陶益的其他作品
- 《 山家春興八首 》 —— [ 明 ] 陶益
- 《 有懷不寐作三子詩三首唐子定江 》 —— [ 明 ] 陶益
- 《 倦坐 》 —— [ 明 ] 陶益
- 《 贈小金山僧 》 —— [ 明 ] 陶益
- 《 見李世卿先生昔寓遺址衋然念之 》 —— [ 明 ] 陶益
- 《 春日送人入京次過齋韻 》 —— [ 明 ] 陶益
- 《 子夜四時歌四首 其二 》 —— [ 明 ] 陶益
- 《 答閩陳梧岡年丈時聞其仲子被圍得釋故末聯及之 》 —— [ 明 ] 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