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

· 陶安
古云天子氣佳哉,誰使秦皇鑿地開。 銀漢西流環數曲,紫垣中起面三臺。 每逢霖雨添黃潦,更染春漪似綠苔。 因此金陵都會勝,兩堤煙柳蔭樓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秦皇:秦始皇。
  • 銀漢:銀河,這裏比喻秦淮河。
  • 紫垣:紫微垣,古代星象學中的星宿名,這裏比喻秦淮河的景色。
  • 三臺:古代星象學中的星宿名,這裏比喻秦淮河的景色。
  • 霖雨:連綿不斷的雨。
  • 黃潦:因雨水過多而積在田地裏的水或流於地面的水。
  • 春漪:春天的水波。
  • 綠苔:綠色的苔蘚。
  • 金陵:南京的古稱。
  • 兩堤:指秦淮河兩岸的堤岸。
  • 煙柳:煙霧籠罩的柳樹。

翻譯

古人說這裏有天子的氣象,真是美好啊,是誰讓秦始皇開鑿了這片土地。銀河向西流淌,環繞着幾道彎曲,紫微垣在中間升起,面對着三臺星。每當連綿不斷的雨季來臨,田地裏的積水就變成了黃色,春天的水波更是染上了綠色苔蘚的顏色。因此,南京這個都會顯得更加勝景,秦淮河兩岸的煙柳爲樓臺提供了廕庇。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秦淮河的美麗景色,通過古代星象學的比喻,賦予了秦淮河以神祕和宏偉的氣象。詩中「銀漢西流」和「紫垣中起」等句,巧妙地將自然景觀與天文星象相結合,展現了秦淮河的壯麗與神祕。後兩句則通過描繪雨季和春天的景色變化,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秦淮河的生動畫面。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秦淮河美景的讚美之情。

陶安

明太平府當塗人,字主敬。元順帝至正四年舉人。授明道書院山長,避亂家居。朱元璋取太平,安出迎,留參幕府,任左司員外郎。洪武元年任知制誥兼修國史,尋出任江西行省參知政事,卒官。有《陶學士集》。 ► 85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