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仙吟二首

· 陳陶
云溪古流水,春晚桃花香。 憶與我師別,片帆歸滄浪。 滄浪在何許,相思淚如雨。 黃鶴不復來,雲深離別處。 石渠泉泠泠,三見菖蒲生。 日夜勞夢魂,隨波注東溟。 空懷別時惠,長讀消魔經。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雲谿:雲霧繚繞的谿流。 滄浪(cāng láng):青蒼色的水。 泠泠(líng líng):形容水流清涼的聲音。 菖蒲(chāng pú):一種水生植物。 東溟(dōng míng):東海。 :恩惠,這裡指教誨、情誼。

繙譯

雲谿中古老的流水潺潺流淌,春晚時分桃花散發著陣陣芳香。 廻憶起與我師父分別的情景,他乘船而歸,駛曏那青蒼色的江水。 那滄浪之水在何処呢?我相思的淚水如雨水般灑落。 黃鶴不再歸來,在那雲霧深深的離別之地。 石渠中的泉水清涼作響,我已三次見到菖蒲生長。 日日夜夜在夢魂中操勞,思緒隨著波浪流曏東海。 心中空懷著分別時師父的情誼,長久地誦讀著消魔經。

賞析

這首詩以雲谿流水、春晚桃花爲背景,勾起詩人對師父的思唸之情。詩中通過“滄浪在何許,相思淚如雨”“日夜勞夢魂,隨波注東溟”等詩句,深刻地表達了詩人對師父的牽掛和思唸之苦,情感真摯,意境深沉。同時,詩中對自然景色的描寫,如雲谿、桃花、石渠泉等,增添了詩歌的美感和藝術感染力。

陳陶

陳陶

陳陶,字嵩伯,自號三教布衣,嶺南人。詩人早年遊學長安,善天文曆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遊名山。唐宣宋大中時,隱居洪州西山,後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後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其《隴西行》四首之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把殘酷現實與少婦美夢交替在一起,造成強烈的藝術效果,至今仍膾炙人口。 ► 1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