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言奉和姚元崇相公過樓巖寺詩

巖突金銀臺,登攀信美哉! 白林叢萬壑,珠綴結三臺。 應物盡標勝,冥心無去來。 {汞夆/金}明巾鐵柱,長欲助鹽梅。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巖突:山巖突出。
  • 金銀台:傳說中神仙居住的華麗宮殿。
  • 白林:指白雪覆蓋的樹林。
  • 萬壑:形容山穀衆多。
  • 珠綴:珍珠般的點綴。
  • 三台:古代天文學中的星名,這裡可能指高聳的建築或山峰。
  • 應物:順應自然。
  • 標勝:標示出美景。
  • 冥心:心境深遠,超脫世俗。
  • {汞夆/金}明巾鉄柱:此句中的“汞夆”和“金”字可能是錯別字或特殊用法,原文難以確切解釋,可能指某種金屬或器物。
  • 鹽梅:古代用於調味的鹽和梅,比喻輔助或調和。

繙譯

山巖突出,宛如神仙的金銀台,登上攀爬,真是美不勝收! 白雪覆蓋的樹林遍佈衆多山穀,珍珠般的點綴連接著高聳的三台。 順應自然,盡顯美景,心境深遠,超脫世俗,不問去來。 明亮的金屬巾和鉄柱,長久以來一直想要輔助調和,如同鹽梅一般。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登攀山巖時的所見所感。詩中,“巖突金銀台”一句,以神仙居所比喻山巖的壯麗,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贊歎。後文通過對“白林”、“萬壑”、“珠綴”等自然景象的描繪,進一步展現了山景的壯濶與美麗。詩的最後兩句,通過“{汞夆/金}明巾鉄柱”和“鹽梅”的比喻,表達了詩人希望長久地輔助和調和,躰現了詩人對和諧與輔助的曏往。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深刻理解。

韋元旦

唐京兆萬年人。擢進士第,累遷左臺監察御史。與張易之有姻屬,易之敗,貶感義尉。憑韋后女弟力,俄遷中書舍人。中宗景龍中,置直學士十二員,象十二月,侍從遊宴,元旦與焉。 ► 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