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雜題七首舞馬

月窟龍孫四百蹄,驕驤輕步應金鞞。 曲終似要君王寵,回望紅樓不敢嘶。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月窟:傳說中月亮上的洞穴,這裏比喻馬的產地或品質非凡。
  • 龍孫:對駿馬的美稱,意指馬如龍種。
  • 四百蹄:指四十匹馬,因一匹馬有四蹄,故四百蹄即四十匹。
  • 驕驤:形容馬昂首奔馳的樣子。
  • 輕步:輕盈的步伐。
  • 應金鞞:應和着金鼓的聲音。金鞞,古代軍中樂器,用以節制軍隊行進或舞蹈節奏。
  • 曲終:樂曲結束。
  • 君王寵:君王的寵愛。
  • 回望紅樓:回頭望向華麗的樓閣,這裏可能指宮殿或貴族的居所。
  • 不敢嘶:不敢發出嘶鳴聲,表示馬的馴服和恭敬。

翻譯

來自月窟的龍種駿馬四十匹,昂首奔馳,步伐輕盈,應和着金鼓的節奏。 樂曲結束時,它們似乎想要得到君王的寵愛,回頭望向華麗的樓閣,卻不敢發出一聲嘶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羣訓練有素的舞馬,在宮廷樂曲中表演的場景。詩中「月窟龍孫四百蹄」以誇張的手法讚美了馬的高貴血統和非凡品質,「驕驤輕步應金鞞」則生動地表現了馬兒們優雅的動作和與音樂的完美配合。後兩句「曲終似要君王寵,回望紅樓不敢嘶」巧妙地傳達了馬兒們對君王的敬畏和渴望寵愛的微妙心理,同時也反映了宮廷文化的精緻和嚴謹。整體上,詩歌通過細膩的筆觸和生動的意象,展現了唐代宮廷舞馬的獨特魅力。

陸龜蒙

陸龜蒙

陸龜蒙,唐代農學家、文學家,字魯望,號天隨子、江湖散人、甫裏先生,長洲(今蘇州)人。曾任湖州、蘇州刺史幕僚,後隱居松江甫裏(今甪直鎮),編著有《甫裏先生文集》等。他的小品文主要收在《笠澤叢書》中,現實針對性強,議論也頗精切,如《野廟碑》、《記稻鼠》等。陸龜蒙與皮日休交友,世稱“皮陸”,詩以寫景詠物爲多。 ► 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