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十二屬:即十二屬相,雞是十二屬相之一。
- 峨冠:高高的帽子,這裏形容雞冠。
- 瑞璧:美玉,這裏說雞冠如裝飾着美玉。
- 稻粱:泛指糧食,這裏指雞被人用糧食餵養。
- 德音:善意的話語、恩情,這裏指主人的養育之恩 。
- 徐夤(yín):唐代詩人。
翻譯
雞在十二生肖中佔有一席之地,它的羽毛色彩斑斕十分好看。每天它恪守信用催促太陽升起,嘹亮的打鳴聲送走黎明前的黑暗。它那高聳的雞冠猶如裝飾着美玉,鋒利的爪子好似用黃金削成。雞空有對主人餵養糧食的感激之情,卻不知用什麼辦法報答主人的養育恩情呢。
賞析
這首詩首聯點明雞在十二生肖中的地位以及其羽毛漂亮的外形特徵。頷聯通過「守信」「催朝日」「送曉陰」等描寫,展現出雞啼曉這一特性,賦予了雞認真盡責、守時的形象,同時「催」與「送」二字生動地讓人與自然的時間切換有了關聯,富有生活氣息。頸聯則着重刻畫雞的外形,用「峨冠裝瑞璧」的形象比喻生動描繪出雞冠的高聳華美,「利爪削黃金」寫出雞爪的鋒利有力,從細節處進一步突出雞的特別。尾聯筆鋒一轉,以雞無法報答主人恩情的感慨作結,借雞的角度表達出一種感恩卻無處回報的複雜思緒,賦予整首詩更深的情感內涵。全詩從不同方面對雞進行描寫,既展現了雞的形象特點,也融入了詩人濃厚的情感與思考 。

徐夤
徐夤也稱徐寅,男,字昭夢,莆田即今福建莆田市人。博學多才,尤擅作賦。為唐末至五代間較著名的文學家。文集有《徐正字詩賦》二卷,收賦八首,收詩三百六十八首。著作有《徐正字詩賦》二卷等。早年所作《人生幾何賦》、《斬蛇劍》、《御溝水》等,遠傳至渤海等國,其人皆以金書列為屏障。然而,他卻屢舉進士不第,至唐末方得以「榜上有名」。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再試進士,中第一名,為福建歷史上第二個狀元。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幾何賦》中「一皇五帝不死何歸」句,要其改寫,徐夤答「臣寧無官,賦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東歸,閩王審知禮聘入幕,官秘書省正字。其試場所作《止戈為武賦》亦傳誦一時。五代時依王審之,不得志,歸隱家鄉,卒。有《探龍集》等多種著作,《全唐詩》收錄其詩220余首。這是常見有關徐夤的資料,《記考》及《十國春秋》均有載,也被《中國人名大辭典》、《中國文學家辭典》(古代第二分冊)、《中國文學家大辭典》、《中國古代詩詞曲詞典》等引用。然而這些記載並不全面,都遺漏了一個重要的情節——徐夤曾於後梁重新參加進士考試而奪魁。《四庫提要》稱其為「蓋其後裔從《唐音統簽》、《文苑英華》諸書裒輯成編,附刻家乘之後者」。阮元所編《四庫未收書提要》中著錄徐夤《釣磯文集》五卷,稱:「此為錢遵王所藏影宋本。據其族孫師仁序雲,家故有《賦》五卷,《探龍集》五卷,又於蔡君謨家得《雅道機要》,訪得詩二百五十餘首,以類相從為八卷也。
► 2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