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御史
地靈蒸水暖,天氣待宸遊。
嶽拱蓮花秀,峯高玉蕊秋。
朝元雕翠閣,乞巧繡瓊樓。
碧海供驪嶺,黃金絡馬頭。
五王更入帳,七貴迭封侯。
夕雨鳴鴛瓦,朝陽曄柘裘。
伊皋爭負鼎,舜禹讓垂旒。
墮珥閒應拾,遺釵醉不收。
飛煙籠劍戟,殘月照旌斿。
履朔求衣早,臨陽解佩羞。
宮詞裁錦段,御筆落銀鉤。
帝裏新豐縣,長安舊雍州。
雪衣傳貝葉,蟬鬢插山榴。
對景瞻瑤兔,昇天駕綵虯。
丹書陳北虜,玄甲擐犀牛。
聖誥多屯否,生靈少怨尤。
穹旻當有輔,帷幄豈無籌。
鳳態傷紅豔,鸞輿緩紫騮。
樹名端正在,人慾夢魂休。
讖語山旁鬼,塵銷隴畔丘。
重來芳草恨,往事落花愁。
五十年鴻業,東憑渭水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御史:古代官名,負責監察官員。
- 宸遊:皇帝的巡遊。
- 嶽拱:山峯環繞。
- 玉蕊:花蕊的美稱。
- 朝元:朝拜天帝。
- 乞巧:七夕節的習俗,女子祈求巧藝。
- 驪嶺:驪山,位於陝西省。
- 五王:指五位王公。
- 七貴:指七位貴族。
- 鴛瓦:鴛鴦瓦,成對的瓦片。
- 柘裘:柘木製成的裘衣。
- 伊皋:古代賢臣伊尹和皋陶。
- 垂旒:古代帝王冠冕前的玉串。
- 珥:耳飾。
- 旌斿:旌旗。
- 履朔:遵循曆法。
- 臨陽:面對陽光。
- 錦段:錦繡的片段。
- 銀鉤:形容書法筆畫。
- 新豐縣:地名,位於今陝西省。
- 雍州:古代九州之一,今陝西省一帶。
- 貝葉:古代印度用來寫字的樹葉。
- 蟬鬢:形容女子的鬢髮。
- 山榴:山中的石榴花。
- 瑤兔:指月亮。
- 綵虯:彩色的龍。
- 玄甲:黑色的鎧甲。
- 擐:穿。
- 屯否:困厄不順。
- 穹旻:天空。
- 帷幄:帳幕,指朝廷。
- 鳳態:鳳凰的姿態。
- 紫騮:紫色的駿馬。
- 讖語:預言。
- 隴畔:隴山的旁邊。
翻譯
大地靈氣蒸騰,水溫暖和,天氣適宜皇帝巡遊。山峯環繞如蓮花般秀麗,高峯上的玉蕊在秋天顯得格外美麗。朝拜天帝的翠閣,七夕節繡瓊樓。碧海環繞着驪山,黃金裝飾的馬頭。五位王公輪流入帳,七位貴族相繼封侯。夜晚雨聲敲打着鴛鴦瓦,早晨陽光照耀着柘木裘衣。伊尹和皋陶爭相承擔重任,舜禹謙讓着帝王的冠冕。墮落的耳飾閒暇時應該拾起,遺失的髮釵醉意中不再收拾。飛煙籠罩着劍戟,殘月照耀着旌旗。遵循曆法早早求衣,面對陽光解下佩飾羞愧。宮詞裁剪成錦繡片段,御筆落下銀鉤般的筆畫。帝都新豐縣,長安舊時的雍州。雪白的衣傳上貝葉,蟬翼般的鬢髮插着山榴。面對景色瞻仰瑤兔,昇天駕着彩龍。丹書上記載着北方的敵人,玄甲穿在犀牛身上。聖旨多有困厄不順,百姓少有怨尤。天空應當有輔佐,朝廷豈能無籌謀。鳳凰的姿態傷感紅豔,鸞輿緩緩駕馭着紫騮。樹木名正言順地生長,人們欲夢魂休。預言在山旁鬼魅,塵土銷蝕在隴山旁。重來時芳草帶着恨意,往事如落花般愁緒。五十年的宏偉事業,東邊依靠渭水流淌。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宏偉壯麗的宮廷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繪,展現了唐朝的繁榮與輝煌。詩中運用了大量的典故和象徵,如「五王」、「七貴」、「伊皋」等,體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對歷史的深刻理解。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往昔輝煌的懷念和對現實困境的憂慮,表達了一種對國家和民族命運的深切關懷。整體上,詩歌語言華麗,意境深遠,情感豐富,是唐詩中的佳作。

徐夤
徐夤也稱徐寅,男,字昭夢,莆田即今福建莆田市人。博學多才,尤擅作賦。為唐末至五代間較著名的文學家。文集有《徐正字詩賦》二卷,收賦八首,收詩三百六十八首。著作有《徐正字詩賦》二卷等。早年所作《人生幾何賦》、《斬蛇劍》、《御溝水》等,遠傳至渤海等國,其人皆以金書列為屏障。然而,他卻屢舉進士不第,至唐末方得以「榜上有名」。梁開平元年(公元907年)再試進士,中第一名,為福建歷史上第二個狀元。因梁太祖指其《人生幾何賦》中「一皇五帝不死何歸」句,要其改寫,徐夤答「臣寧無官,賦不可改」,梁太祖怒削其名籍。東歸,閩王審知禮聘入幕,官秘書省正字。其試場所作《止戈為武賦》亦傳誦一時。五代時依王審之,不得志,歸隱家鄉,卒。有《探龍集》等多種著作,《全唐詩》收錄其詩220余首。這是常見有關徐夤的資料,《記考》及《十國春秋》均有載,也被《中國人名大辭典》、《中國文學家辭典》(古代第二分冊)、《中國文學家大辭典》、《中國古代詩詞曲詞典》等引用。然而這些記載並不全面,都遺漏了一個重要的情節——徐夤曾於後梁重新參加進士考試而奪魁。《四庫提要》稱其為「蓋其後裔從《唐音統簽》、《文苑英華》諸書裒輯成編,附刻家乘之後者」。阮元所編《四庫未收書提要》中著錄徐夤《釣磯文集》五卷,稱:「此為錢遵王所藏影宋本。據其族孫師仁序雲,家故有《賦》五卷,《探龍集》五卷,又於蔡君謨家得《雅道機要》,訪得詩二百五十餘首,以類相從為八卷也。
► 2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