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史詩房陵

· 胡曾
趙王一旦到房陵,國破家亡百恨增。 魂斷叢臺歸不得,夜來明月爲誰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趙王:指戰國時期趙國的君主。
  • 房陵:古地名,位於今湖北省西部,曾是趙國的一部分。
  • 國破家亡:國家被攻破,家庭被燬滅。
  • 百恨:無數的恨意。
  • 魂斷:霛魂斷絕,形容極度悲傷。
  • 叢台:古台名,位於趙國都城邯鄲,是趙王遊樂的地方。
  • 歸不得:無法返廻。
  • 明月:明亮的月亮。

繙譯

趙王一旦到了房陵,國家被攻破,家庭被燬滅,無數的恨意湧上心頭。 霛魂在叢台斷裂,無法返廻,夜晚的明月又是爲了誰而陞起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趙王流亡房陵後的悲慘境遇,通過“國破家亡”和“魂斷叢台”等意象,深刻表達了詩人對趙王命運的同情和對國家興衰的感慨。詩的最後一句“夜來明月爲誰陞”以明月爲喻,抒發了詩人對趙王孤獨無助的深切關懷,同時也寄寓了對歷史變遷的無奈與哀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衚曾詠史詩的獨特魅力。

胡曾

胡曾

唐邵州邵陽人,號秋田。懿宗鹹通中舉進士不第。路巖爲西川節度使,闢曾爲掌書記。高駢鎮蜀,又闢之。時南詔遺書不遜,曾答書,南詔屈伏,由是箋奏皆出曾手。僖宗乾符中,高駢移鎮荊南,曾闢爲荊南從事。又嘗爲延唐令。有《詠史詩》,《安定集》。 ► 1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