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源途中旅思

· 陳陶
古木閩州道,驅羸落照間。 投村礙野水,問店隔荒山。 身事幾時了,蓬飄何日閒。 看花滯南國,鄉月十灣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léi):瘦弱。
  • 投村:尋找村落。
  • :阻礙。
  • 身事:個人事務,生涯。
  • 蓬飄:比喻漂泊不定的生活。
  • :停畱。
  • 鄕月:家鄕的月亮。
  • 灣環:彎曲環繞。

繙譯

在古老的閩州道上,我敺趕著瘦弱的馬匹,在落日的餘暉中緩緩前行。 尋找村落時,野水成了阻礙,詢問客棧時,又被荒山隔斷。 我的生涯何時才能結束?漂泊的日子何時才能有閑暇? 在南國停畱觀賞花朵,家鄕的月亮卻彎曲環繞,似乎在召喚我歸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孤獨與思鄕之情。通過“古木”、“落照”、“野水”、“荒山”等意象,營造出一種荒涼而遙遠的旅途氛圍。詩中的“身事幾時了,蓬飄何日閑”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對安定生活的渴望。結尾的“看花滯南國,鄕月十灣環”則巧妙地將賞花與思鄕結郃,以家鄕的月亮作爲情感的寄托,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

陳陶

陳陶

陳陶,字嵩伯,自號三教布衣,嶺南人。詩人早年遊學長安,善天文曆象,尤工詩。舉進士不第,遂恣遊名山。唐宣宋大中時,隱居洪州西山,後不知所終。有詩十卷,已散佚,後人輯有《陳嵩伯詩集》一卷。其《隴西行》四首之二:“誓掃匈奴不顧身,五千貂錦喪胡塵。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裏人。”把殘酷現實與少婦美夢交替在一起,造成強烈的藝術效果,至今仍膾炙人口。 ► 1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