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城秋砧

· 徐凝
三川水上秋砧發,五鳳樓前明月新。 誰爲秋砧明月夜,洛陽城裏更愁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三川:指洛河流經的地區,這裡泛指洛陽一帶。
  • 鞦砧:鞦天的砧聲,砧聲是指擣衣聲,古代婦女在鞦天爲遠行的親人準備鼕衣時,常在砧石上擣衣,砧聲因此成爲鞦天的象征。
  • 五鳳樓:古代洛陽城內的一座樓閣,這裡用以指代洛陽城。
  • 明月新:指明亮的月亮,新表示月光明亮如新。

繙譯

在洛陽的河水上,鞦天的砧聲響起, 五鳳樓前的月亮,明亮如新。 在這樣的鞦夜,砧聲與明月相伴, 洛陽城裡的居民,心中更是愁緒萬千。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洛陽鞦夜的砧聲和明月,表達了深深的鄕愁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唸。詩中“三川水上鞦砧發”一句,以砧聲爲媒介,勾起了人們對家鄕和親人的思唸之情。而“五鳳樓前明月新”則通過明亮的月光,增強了夜晚的甯靜與美麗,同時也映襯出人們內心的孤寂和愁思。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唐詩作品。

徐凝

唐睦州人。工詩,憲宗元和中即有詩名,方幹曾從之學詩。穆宗長慶中,赴杭州取解,大得刺史白居易賞識。後嘗至京洛,竟無所成。歸故鄉,優遊而終,人呼爲徐山人。有詩集。 ► 1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