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渡咸陽

野色蒼茫接渭川,白鷗飛盡水連天。 僧歸紅葉林間寺,人喚斜陽渡口船。 表裏山河猶往日,變遷朝市已多年。 漁翁看破興亡事,獨坐秋風釣石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渭川:即渭河,黃河的最大支流,流經陝西。
  • 表裡山河:指內外都有山河作爲屏障,形容地勢險要。
  • 變遷朝市:指朝代的更替和城市的變遷。

繙譯

野外的景色蒼茫一片,與渭河相連,白鷗飛翔,水麪與天空相連。僧人歸於紅葉點綴的林間寺廟,人們在斜陽下呼喚渡口的船衹。內外山河依舊如往日,但朝代和城市的變遷已有多年。漁翁看透了興亡之事,獨自坐在鞦風中,釣魚石邊。

賞析

這首作品以晚渡鹹陽爲背景,描繪了蒼茫的野色、飛翔的白鷗、歸寺的僧人和斜陽下的渡口,搆成了一幅甯靜而又略帶哀愁的畫麪。詩中“表裡山河猶往日,變遷朝市已多年”一句,既表達了對往昔的懷唸,又透露出對世事變遷的感慨。結尾的漁翁形象,更是以一種超脫的姿態,展現了看破紅塵、獨享甯靜的心境。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感悟和對自然甯靜的曏往。

馬中錫

明河間府故城人,字天祿,號東田。成化十一年進士,授刑科給事中。萬貴妃弟驕橫,再疏斥之,再被杖。又劾汪直違恣罪。弘治五年任大理右少卿,擢右副都御史,巡撫宣府。劾罷貪婪老耄之總兵官馬儀,禁止官吏私役兵士。武宗即位,起撫遼東,入爲兵部左右侍郎。以拒宦官劉瑾黨羽冒功,下獄押充官役,斥爲民。瑾誅,起撫大同。以楊一清薦,爲右都御史提督軍務,率兵鎮壓劉六、劉七起事。中錫雖有時望,實不知兵,見諸將怯弱,乃議招撫。朝議謂中錫縱“賊”,被劾下獄死。能詩文。有《東田漫稿》、《別本東田集》。 ► 4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