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得新鶯

· 陸深
花裏新鶯高復低,遍身金縷養初齊。 自來幽谷偏求友,慣領東風試學啼。 何處王孫停柳外,十年征戍憶遼西。 上林喬木知多少,他日一枝應借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賦得:古代文人集會時,按指定的題目作詩,稱爲「賦得」。
  • 新鶯:新來的黃鶯。
  • 金縷:形容黃鶯羽毛的金黃色。
  • 幽谷:深邃的山谷。
  • 求友:尋找伴侶。
  • 慣領:習慣於。
  • 試學啼:嘗試學習鳴叫。
  • 王孫:貴族子弟。
  • 征戍:出征守衛邊疆。
  • 遼西:地名,今遼寧省西部。
  • 上林:皇家園林。
  • 喬木:高大的樹木。
  • 借棲:借宿,這裏指黃鶯尋找棲息之地。

翻譯

在花叢中,新來的黃鶯高低飛翔,全身金黃的羽毛剛剛長齊。 它來自深邃的山谷,偏愛尋找伴侶,習慣於在東風中嘗試學習鳴叫。 不知何處,貴族子弟在柳樹外停駐,十年的征戰讓人思念遼西。 皇家園林中高大的樹木不知有多少,將來或許能有一枝供它棲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隻新來的黃鶯在花叢中自由飛翔的情景,通過黃鶯的動作和習性,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詩中「幽谷求友」和「東風試啼」生動地描繪了黃鶯的生活習性,而「王孫停柳外」和「征戍憶遼西」則巧妙地融入了對人事的感慨。最後兩句以黃鶯的棲息之地作結,寄託了詩人對未來的美好期望。

陸深

明松江府上海人,初名榮,字子淵,號儼山。弘治十八年進士二甲第一。授編修。遭劉瑾忌,改南京主事,瑾誅,復職。累官四川左布政使。嘉靖中,官至詹事府詹事。卒諡文裕。工書。有《儼山集》、《續集》、《外集》。 ► 146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