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柑

幾樹高要峽,場師種不多。 當知諸佛掌,未見此庵羅。 玉滑皮休損,金辛味亦和。 兒女爭比況,手爪好誰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佛手柑:一種柑橘類水果,形狀奇特,像佛手,故名。
  • 高要峽:地名,可能指廣東省高要市的一個峽谷。
  • 場師:種植園的園丁或管理者。
  • 庵羅:古代對佛手的別稱。
  • 玉滑:形容佛手柑的果肉細膩光滑。
  • 金辛:指佛手柑的香味,既辛辣又帶有金黃色澤。
  • 比況:比喻,比較。
  • 手爪:這裏指佛手柑的形狀,像手爪。

翻譯

幾棵樹生長在高要峽,園丁種植的數量並不多。 應當知道那些佛手,從未見過這樣的庵羅。 果肉細膩光滑,皮不要損傷,金黃辛辣的香味也很和諧。 兒女們爭相比喻,誰的手藝能超過這佛手的形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佛手柑的獨特之處,通過對比其他佛手,強調了高要峽所產佛手柑的珍稀與獨特。詩中「玉滑皮休損,金辛味亦和」巧妙地描述了佛手柑的外觀與風味,而「兒女爭比況,手爪好誰過」則生動地展現了人們對這種水果的喜愛和對其形狀的讚美。整體詩意清新,語言簡練,表達了對佛手柑的深厚情感。

屈大均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活動。後爲僧,名今種,字一靈、騷餘。中年仍改儒服,用今名。足跡遍及江浙與北方各省。詩與陳恭尹、樑佩蘭稱嶺南三家。有《翁山文外、詩外》、《廣東新語》、《四朝成仁錄》等。均乾隆朝嚴禁之書。 ► 67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