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太史薜荔園辭思樂堂

· 邵寶
屹有峯兮湖之中。石際水兮叢叢。彼日夕兮浪以風。 於我石兮撞舂。猗茲望兮南東。誰此池兮此峯。峯之下兮湖通。 盍觀兮焉從。善齊物兮若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yì):高聳,屹立。
  • 叢叢:形容植物茂密。
  • 浪以風:被風吹起波浪。
  • 撞舂(chuāng chōng):撞擊,此處形容波浪衝擊石頭的聲音。
  • (yī):感嘆詞,相當於「啊」。
  • (hé):何不。
  • 善齊物:善於與萬物和諧共處。
  • 若翁:像老人一樣,此處指像智者一樣。

翻譯

在湖的中央,有一座高聳的山峯。石頭之間,水流潺潺,植物茂密。太陽和月亮交替,風起浪涌。 波浪衝擊着石頭,發出撞擊的聲音。啊,我望着東南方向。是誰擁有這片池塘和這座山峯? 山峯之下,湖水相連。何不來看看呢?跟隨誰去呢? 像智者一樣,善於與萬物和諧共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湖中峯巒的景象,通過自然元素的交織,表達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讚歎和對和諧共生的嚮往。詩中「屹有峯兮湖之中」一句,即展現了湖中山峯的雄偉,而「石際水兮叢叢」則進一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山石間水流的生機。後文通過「浪以風」、「撞舂」等生動描繪,傳達了自然界的力量與和諧。結尾的「善齊物兮若翁」則是對智者般與自然和諧共處的讚美,體現了作者對自然與人文和諧統一的深刻理解。

邵寶

明常州府無錫人,字國賢,號二泉。成化二十年進士,授許州知州,躬課農桑,仿朱熹社倉,立積散法。遷江西提學副使,修白鹿書院學舍以處學者,教人以致知力行爲本,革數十年不葬親之俗,奏請停開銀礦。寧王朱宸濠索詩文,峻卻之。正德四年遷右副御史,總督漕運,忤劉瑾,勒致仕。瑾誅,升戶部右侍郎,拜南禮部尚書,懇辭。詩文以李東陽爲宗。諡文莊,學者稱二泉先生。有《漕政舉要》、《慧山記》、《容春堂集》等。 ► 1656篇诗文